糖尿病属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以血糖高表达为特征表现,已经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当前,临床尚无特效药,但采取合理科学药物治疗方案,可延缓病情发展,阻止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但多数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依从性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2]。传统健康教育以口头宣教为主,忽视了患者心理因素影响,所以对患者掌握知识的时效性要求较高,所以效果一般。图片式健康教育是通过视频、图片等多感官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提供生动形象地健康教育,患者接受度高。循序渐进法是遵照一定顺序、步骤开展护理的护理方法,可从心理疏导入手,帮助患者逐步接受健康教育,并耐心倾听或主动询问疾病相关知识,直至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鉴于此,本文以2020.01至2022.12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例,予常规护理、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旨在探究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及自我管理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区间为2020.01至2022.12,研究分析对象为60例糖尿病患者。按不透明信封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有17例,女性有13例;年龄55-78岁,均值(60.23±5.23)岁;病程1-12年,均值(8.23±1.23)年;治疗药物:胰岛素有15例,双胍类有8例,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有7例;受教育程度:大专有4例,高中有8例,初中有9例,小学有9例。观察组:男性有16例,女性有14例;年龄55-80岁,均值(60.36±5.19)岁;病程1-12年,均值(8.37±1.34)年;治疗药物:胰岛素有17例,双胍类有7例,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有6例;受教育程度:大专有4例,高中有9例,初中有9例,小学有8例。两组资料(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②病程≥1年;③对研究知情;④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视听障碍;②严重神经、脑、足等糖尿病并发症。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病情、生活及饮食习惯,按医嘱要求,给予正确用药,对饮食予以严格控制,加强口腔护理,维持口腔清洁。向患者介绍疾病事宜,纠正不良作息,嘱咐禁食含糖类食品。
观察组予以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①心理干预:鼓励患者表达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不高的原因,根据患者表达内容,帮助解决难题,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降低身心压力,提高健康指导配合度。②图片式健康教育:⑴反复说教式:将糖尿病用药方法、运动方法等内容,制作图文卡片,正面为图片,背面为文字。随后,开展组织培训,组织观看视频等,30min/次,5次/周。随选患者1名,鼓励表达自身感受,待患者表达后,将自制健康教育卡片发放患者,开展重复性说教。⑵提问式教育:护士自主提问图片,要求患者看图发言,组织讨论,鼓励表达看法。待讨论后,抽取患者表达看法。随后护士对疾病、血糖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③自我管理指导:将糖尿病相关知识,打印成图文手册,讲解的同时,指导标记重点。此外,与患者共同制作自我管理方案。④胰岛素注射技术学习:开展面对面指导,先行示范教学,再模拟操作,直至患者熟练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最后在护士监督下亲身实践。两组均连续3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血糖管理水平、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1)血糖管理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2)认知能力:发放调查问卷,疾病了解、日常饮食、运动等,得分高,代表认知能力高。
(3)自我管理行为:SDSCA量表,包括总体饮食、血糖监测等,得分高,代表自我管理行为高。
(4)生活质量:QLICD-GM量表,包括躯体、社会等,得分高,代表生活质量高。
(5)护理满意度:NSNS量表,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5.0,定量数据(±s)t检验,定性数据(%)c2检验。0.05是比较基数,当两组数据的比值低于0.05时,即:P<0.05,代表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患者血糖管理水平的比较
护理前(P>0.05);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 1患者血糖管理水平的比较(±s,mmol/L)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2.2患者认知能力的比较
护理前(P>0.05);患者认知能力评分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 2患者认知能力的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2.3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
护理前(P>0.05);患者SDSCA评分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 3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2.4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护理前(P>0.05);患者QLICD-GM评分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 4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2.5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较对照组高(c2=5.192,P=0.023),见表5。
表 5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讨论
糖尿病为临床慢性病,病程迁延难愈,部分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患者极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导致用药依从性低下,影响血糖控制,进而影响血糖控制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可见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不仅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还能保证临床护理质量。部分患者因为家庭原因、生活环境等,对疾病认知不足、自我健康意识不高,所以接受药物治疗时,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故难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3]。并且护理人员工作繁重,难以进行有效沟通等,所以不能形成正确的健康理念,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不高,无法坚持长期正确用药,且自我护理能力不高,进而对疾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4]。
图片式健康教育为直观、简洁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短期内获得重要信息和内容的重要途径,能帮助降低患者血糖,提高患者自护行为水平,具有一定有效性。循序渐进法是按照认识规律,可帮助逐步指导患者,并要求患者自主积极配合,由易至难,由简至繁,逐步提高,使患者系统性针对性了解疾病,提高配合度。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提示: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中利用色彩鲜艳夺目的图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吸引力较强,加上用简洁的文字进行讲解,更为直观形象,方便患者记忆和理解,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认知度,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认知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提示: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能提高患者认知能力。究其因:开展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能将糖尿病、血糖等相关知识,制作成精美图片,且配有文字说明,提高患者健康认知的同时,加以巩固。同时,采取循序渐进法,由情绪疏导逐渐过渡至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情绪趋于稳定,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健康教育能够有序进行,有助于患者认知能力提高。同时,观察组SDSC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开展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研究表明[5],患者形成正确的健康意识和信念,能够进一步改善自身行为。开展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为连贯进行,不仅符合疾病逻辑系统,还符合疾病发展关系,只有患者了解糖尿病、血糖、胰岛素、饮食等关联性,只有患者掌握控制血糖的目的,提高配合度,减少疾病对生活的不良影响。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QLICD-GM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究其因: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包括疾病、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均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表达,方便患者记忆、掌握和配合,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结果进一步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提示: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护理满意度高,更易被患者接受和认可。因此,利用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能帮助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疾病配合度的有效方式是为患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情况,帮助了解疾病治疗、自护内容等,并选择易于患者接受的宣教方式,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获得良好情绪与行为,并以良好心态面对疾病。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效果优良,可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能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生活质量,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优选。
参考文献
[1]陈静.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探析[J].中外医疗,2020,39(34):156-158.
[2]蔡爱博,施碧华,丁陈花.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2,17(19):99-101.
[3]史婷婷,朱晓丽,赵媛,等.健康教育模式在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应用现状的SWOT分析[J].老年医学研究,2022,3(01):29-33.
[4]唐海英,王光翠.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1,45(05):826-827.
[5]欧晓英,张蕾,王沁.图片式健康教育联合循序渐进法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2):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