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理解从来都是建立在深度体验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从学生形象思维突出的特点来看,还是从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和要求,乃至从传统与现代的联系上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都不能脱离体验式教学,教师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丰富诗词意境的感知体验,从而促进了学生深刻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一、意境营造体验模块
小学教学开展过程中,古诗词的题材一般情况下都是景物和抒情,大部分的古诗词也是利用景物描写抒发学生们的思想感情,这种特性让教师拥有更加广阔的情景化教学空间。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古诗词内容当成是场景模板,在课堂教学当中开展情景化教学,也可以深化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情景化教学中,学生对于故事当中所描写的意象也可以拥有深刻的认识,让学生清楚理解作者描写的意象是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感悟和教师的讲解水平,让学生产生全新的学习感受。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古诗词《咏柳》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和春天有关的道具,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春天的意象,之后播放一些背景音乐,让学生们更加充分的感受这首古诗词,这种情景交融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作者的感受,提高学生们的感官体验,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更加明显的升华。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古诗词拓展,让学生们阅读《春游曲》、《春运》等和春天有关的古诗词,让学生更加充分的感受到古人对于生机盎然的春天所给予的赞美。
二、思想内涵体验模块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理解诗词的思想倾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的思想主题主要体现在乡情或友情之可贵、自然之可爱、光阴之可珍、生活之美好,乃至社会人生之哲理等。体验能否深入,关键在于建立学生既有的思想意识与古诗词思想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些路径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直接性路径,即教师将学生既有的经验体验加以升华,以实现与所学古诗词思想倾向的对接。例如,李白《赠汪伦》的思想倾向主要在于友谊的可贵。由于学生都有与同学或玩伴交游的经历,这就有了建立联系的另一端点,所以建立直接性联系并不难。如可以请学生举例说说“有没有好朋友,在与好朋友分别时是否会感到难过,觉得和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否珍贵”。
三、情感表达体验模块
情感体验是学生能否理解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越深,就越能受到作品的感染与熏陶,产生对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情感体验当然也有上述思想内涵体验模块中所言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的差异,这里则从情感把握的深度这一维度加以表述。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在提问学生时,经常涉及对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感情判断。学生固然能做出诸如“高兴”“悲伤”“热爱”之类的判断,但这种判断多有概念化的倾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肤浅的,而有些教师试图从文化传统的积淀上做出阐释,力求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些,但对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来说,这也是不合适的。所以,学生对作品本身的情感体验应作为教师教学的重点。情感体验模块同样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既有情感经验。学生对情感深度的把握程度受制于其情感经验。面对同样一首诗,如孟郊《游子吟》,留守儿童类或单亲家庭类的学生会比非此类的学生有更深的情感体验基础。教师可以通过情感体验,先感染前者,再通过前者的示范作用感染后者。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找到情感对接点。学生有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但由于理解障碍,他们的情感经验与作品情感表现之间形成了异形同质的关系,两者处于平行状态。教师应该扭转这种平行关系,为学生找到两者间的对接点。当然,情感体验的深度是相对的,希望通过一次解说就能使学生刻骨铭心,只有在偶然情况下的个别学生身上才会发生。
四、艺术表现体验模块
古诗词的艺术表现,可以适当纳入小学高年级阶段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学生一旦体验到古诗词艺术表现的魅力,不仅有助于加深其对诗意的理解,还能使其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关于艺术表现形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这几种表达方式,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都已大量涉及。教学可适当侧重于情景关系的处理上,而情景关系与上述“意”和“境”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致性。学生对于情景关系的准确体验,有助于其把握诗词中表达方式的转换。关于艺术表现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可侧重于辞格。辞格是类型化的艺术表现方法的概括,对学生掌握表现方法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之效。教师不应只满足于学生对于辞格的识别,而应将重点放在让学生体验某种辞格运用在特定的诗句、词句中所具有的特殊的优势。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各句皆用比喻。教师不必纠结于明喻、暗喻、借喻的分辨,其重点应把“碧玉”与“丝绦”的特质转化为作为欣赏对象的垂柳的特质。如学生对于“碧玉”的理解,不能止步于只在颜色或形状上相关,否则便失去了用喻的本义,而是让学生体验美玉的质感以及人们对于美玉的珍视,以实现本体与喻体之间深度融通。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语文课程采用体验式模块化教学,其效果是行之有效的。随着学生体验的加深,他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会更加深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必然要进行启发探讨,更大幅度增加师生互动,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对其他类型课文的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娟娟.做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4}(24):29-30.
[2]包娟.唯有诗意最醉人———小学语文课堂的古诗词教学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1,{4}(07):39.
[3]杨芳.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教学[N].科学导报,2021-06-29(B03).
[4]邓凤萍. 浅谈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策略[ 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4}(0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