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联动"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在急诊科中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康维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康维军,. "三医联动"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在急诊科中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中医药,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069.
摘要:
目的:针对医院急诊科中药管理工作探究“三医联动”模式的管理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接受中成药、中药方剂治疗的患者共220例进行回归分析,全部受试者根据用药方案与用药管理模式分组,对照组110例接受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110例接受“三医联动”用药管理,评价组间中成药质量控制效果、中药方剂质量控制效果与整体目标达成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成药与中药方剂临床用药质量控制评价各项指标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管理各项目标达成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与常规用药管理模式相比,“三医联动”下的用药管理模式更加符合急诊科中药学管理的需求,能够有效避免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药物知识的掌握度与药物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三医联动;用药管理;急诊科;中药学管理;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4.157069
基金资助:

引言部分

我国传统中医学为急诊患者救治提供了诸多帮助,合理利用中医理论能够提高急诊患者疾病诊断率,实现辩证治疗、整体治疗,快速缓解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中药口服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急诊科高效的中药管理能够降低不良用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根据《神农本草经》,传统中药可分为365种,每种药物的品、性、味均不相同,用药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中药管理工作也与常规西药管理不同,本文在“三医联动”的医疗改革政策基础上探究更加有效的中医药管理模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接受中成药、中药方剂治疗的患者共220例进行回归分析,其中对照组(110例):男/女为60例/50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6.34±2.23)岁;观察组(110例):男/女为65例/45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5.42±2.87)岁。纳入标准:①急诊科收治并给予中成药或中药方剂治疗;②资料完整有效;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②药物过敏反应者;③中途退出者。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药物管理):急诊科人员按照药事管理、药剂学等规范开展中药学管理工作,重点关注药物禁忌、调剂要求、调剂流程等,开展常规药物中药知识宣教,提供药物咨询。科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药物类型、剂量、疗程等,避免药物之间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开展认知干预,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

观察组(“三医联动”用药管理):“三医联动”主要包含医药、医疗、医护三个管理主体,具体内容如下:①医药管理。科室医药管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尤其是老年或特殊患者,应充分考虑其药物代谢能力及药物反应,尽可能减少过度服药、错误用药等情况;②医疗管理。临床药师作为医疗管理的重要主体应发挥其专业能力,遵循整体治疗、辩证用药的原则指导临床用药,同时关注具体中药材的药性以及归经理论等,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与咨询;③医护管理。医护人员则应提供药物与治疗相关的知识宣教、心理护理、日常护理等服务,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通过多种形式讲解疾病原因、药物原理等,提升患者对于医院的信任感,进一步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另外医护人员还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定期推送药物与疾病知识,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与自护能力[1]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中药临床合理用药质量控制效果,指标包括处方信息、适应症、联合用药、配伍禁忌、用药不适宜、重复给药、药品遴选、处方超规定用量;

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管理目标达成情况,指标包括药品知晓、药学服务满意度、不良反应、用药依从性、处方点评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软件计算验证,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中成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效果对比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

表1 两组患者中成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效果对比image.png

image.png

2.2两组患者整体管理目标达成情况对比

观察组各项管理目标达成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

表2 两组患者整体管理目标达成情况对比

image.png

3.讨论

急诊科中药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到用药安全与临床疗效,因此急诊科医疗、医药、医护三大主体应重视中药学管理工作,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实现个性化用药,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我国传统中医强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在治疗实践中更是以辨证施治为主,围绕患者实际病情制定不同的用药方案[2]。中药药性、作用机制、配伍等均与常规西药不同,这也增加了急诊科中药学管理的难度。中药的临床应用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其核心就是辩证用药,根据患者病因病机找到与其匹配的药物、治疗方法,全面分析患者症状、基础情况等信息,做到专人专治[3]。其次,中医用药应区分局部和整体,同时考虑患者体质、疾病进展等影响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剂型或药方,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在常规用药管理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结合医药、医疗、医护的“三医联动”中药学管理模式,增加了中药学管理的主体,分别从药方制定、医药管理、辩证用药、临床护理等多角度共同开展中药管理工作,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各项管理目标达成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中药学管理中实施“三医联动”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改善药物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率,避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值得推广应用、借鉴。

参考文献:

[1]牛雨婷,赵允伍,王晓松,王珩. 三医联动视角下老年慢病管理发展现状及对策[J]. 卫生经济研究,2023,40(04):48-51+55.

[2]姜菊萍,吴锦金,俞婷婷,陆婷. “三医联动”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在急诊科中药学管理中的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04):108-110.

[3]王萍,肖国虎. 基于“三医联动”构建的合理用药管理模式在手术室药物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23):172-17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