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骨科大夫在治疗患者时,主要面对的疾病类型是创伤性疾病。骨科患者年龄段比较广泛,患者疾病发展速度很快,疾病原因比较复杂,患者的脊柱、神经、血管等许多组织和集体细胞正遭受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对病情的发展情况进行处理,就会导致病情恶化程度增加,严重者将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目前,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以手术、综合治疗方式为主,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在治疗期间,患者不仅会面临很大的痛苦,还会有严重的焦虑心理,甚至还会抵触治疗,极有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耽误患者正常恢复健康的进程。在医疗治疗中,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护理人员要对骨科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见性护理与传统护理存在一定的区别,护理人员要仔细分析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对病情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其进一步恶化。为了更好的了解预见性护理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以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实施预见性护理的具体效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50名骨科患者,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时间是从2021年1月-2022年1月。研究人员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两个小组,一是对照组,二是观察组,每个小组人数均25人。其中,对照组中,男性人数13人,女性人数12人,年龄最大的患者是7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是17岁,患者疾病主要以四肢骨折、盆骨骨折和胸腰椎骨折为主。在对照组中,男性人数15人,女性人数10人,年龄最大的患者是69岁,,年龄最小的患者是18岁,患者疾病主要以四肢骨折、盆骨骨折和胸腰椎骨折为主。通过统计各小组患者基本信息可知,两组患者的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和特殊情况。所有患者均已知晓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2、方法
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时,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手段。首先,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做好登记。其次,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询问,密切检测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与变化情况,结合医生的要求,嘱咐患者合理用药。再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对患者的生活、饮食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除了要做好上述工作之外,还要融入预见性护理内容与措施[1]。
2.1风险评估
护理人员要考虑到骨科患者所面临的风险,及时对其病情进行检测和观察,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估。(1)详细了解每一名患者的病情,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2)引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位置,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引导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便于做出合理的评估。(3)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疼痛程度、心理状态。一旦发现问题,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2]。在治疗期间,要仔细分析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完善护理方案。同时,要对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定期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与医生反映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处理。
2.2心理护理
骨科患者大多行动不便,甚至面临无法自理的问题,患者的情绪很容易变得焦躁、紧张。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一旦发现患者存在不良情绪,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首先,要了解患者的想法和实际情况,然后做出合理的应对。其次,为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使患者不再紧张和焦虑,对治疗充满信心,从而更好的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同时,要耐心为患者讲解医院的环境,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的疑虑。
2.3安全防护
由于骨科患者的肢体功能面临一定限制,很容易摔倒。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的保护,提高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发生坠床等安全事故。首先,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拉起床边的防护栏,避免患者在卧床阶段发生意外坠床的情况。其次,每天清理地面,保持地面干燥,没有积水。再次,引导家属对可以下床活动的患者做好全程陪同,避免出现摔倒等意外情况。
2.4生活指导
(1)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保证营养摄入均衡,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2)保证睡眠充足,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用药,为患者讲解并发症的相关知识与预防方法。(3)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错误的训练方法及时纠正。
2.5并发症防护
由于患者需花费较长的时间卧床不起,因此,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护理,患者很容易产生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时间,帮助患者翻身,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洁,合理按摩,确保患者的肢体功能有所改善。当患者的状态有所好转,要鼓励患者尽快下床进行活动,逐步进行锻炼。此外,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旦存在异常情况,或者在必要情况下,需对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术,按照医生要求合理用药[3]。
3、评价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选择了两个指标,一是并发症发生情况,二是对护理的态度。
4、统计学方法
研究人员将SPSS 19.0软件作为本次研究的统计工具,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用χ2验证组间对比。
二、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根据表1结果可知,对照组的整体指标均低于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患有并发症的人数更少,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
三、讨论
近年来,骨科患者人数越来越多,许多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外部创伤,比如,因遭遇突发情况产生骨折,因此,骨科患者要承受极大的痛苦,身心俱疲,缺乏自理能力,需要长期卧床才能逐渐康复。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很容易产生并发症,患者还会因情绪低沉、焦虑而诱发心理疾病。若上述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就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要保证医疗技术实施到位,还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大多身体有创伤,患者难免会出现烦躁的情绪,而且还会对治疗缺乏信心,加之患者经常要面临疼痛所带来的困扰,因此,患者很容易产生并发症。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要了解患者的情况,负责记录患者的信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按时为患者用药,及时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使其能够了解骨科治疗的方法,对治疗充满信心[4]。然而,常规护理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并不能确保患者完全获得妥善治疗,要在护理中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护理人员可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这种护理措施与常规的护理方式相比更具预测性,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具体操作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检测,并对其病情进行科学的评估。建立静脉通路,便于随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不同患者的情况不同,需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确保患者得到妥善护理。比如,如果患者发生外伤骨折,就要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止血与止痛;为患者设置专门的防护措施,避免患者出现坠床等事故;了解常见的并发症,做到有效防范,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预见性护理不仅能够保证患者获得更加完善的体验,还能保证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充分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而且患者对护理质量十分认可,这充分表明,预见性护理措施具有一定的效果。在具体操作中,护理人员还要考虑到以下几点,确保预见性护理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强化护理理念
护理人员要更新传统的护理理念,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除了要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护理内容完整之外,还要采用最新的方法进行护理,加强对患者心理的护理。在护理期间,要做到以人为本,了解预见性护理的内涵,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严格按照护理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仔细分析在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同时,进一步完善护理方案,保证护理质量获得提升。
2、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
护理人员在运用预见性护理时,要结合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潜在风险进行合理分析与识别,随时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护理人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骨科患者获得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
3、对并发症加大监护力度
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骨科患者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加大监护力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由于患者的卧床时间比较长,因此,患者很容易产生压疮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护理人员要对这一类并发症加大防护力度。协助患者正确翻身,必要时可采用气垫床,使患者感到更加舒适。要及时对压疮情况进行检测,对患者的翻身时间和频率进行统计和记录,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好记录,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基本资料的检查、询问和录入,了解患者是否有肺部疾病的感染史,定期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监测。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正确进行训练。每天清扫病房,保持环境整洁。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充分做到以患者为本,对患者的并发症予以高度重视,加大防范与控制力度,确保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4、风险控制
卧床期间,患者会长期躺在创伤,很少下地活动,久而久之,患者的血流速度会逐渐下降,导致患者容易出现静脉血栓。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要提前为患者讲解早起训练的意义,以及具体的锻炼方法。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恢复训练[5]。
5、与患者进行交流
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避免患者过于紧张,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式。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对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高度重视患者在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仔细分析和总结并发症,保证护理工作更有针对性[6]。此外,护理人员要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及时对风险进行识别与监管,确保患者得到稳妥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安全管理中,要避免患者出现坠床,对压疮进行针对性护理,避免导管出现滑落。总之,采用预见性护理后,护理人员将会转变传统的护理观念,首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其次,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一方面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保证医院具有良好的形象,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应用预见性护理后,不仅可以对传统护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弥补,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骨科患者带来良好的体验,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降低。并且,该护理方式充分做到以患者为本,有一定的预见性,因此,患者将会获得更加稳妥的护理与治疗。
参考文献:
[1]温丽珍.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5):2506-2508.
[2]黄志霞.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21,40(04):134-136.
[3]曹洪玲.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0):110-112.
[4]蒋海清.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0):1244-1245.
[5]陈海艳,王雪莲.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人人健康,2020(14):491-492.
[6]李雪.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3):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