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性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越来越突出,同时其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医院医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对医院的医疗水平造成直接影响,因此要对此引起重视。虽然临床医学检验技术随着医疗机构工作环境的改善、检验项目的完善、检验设备的更新在不断进步,但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方面依旧有较多的问题,为了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保障患者健康和促进医院发展,对目前医疗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1-2]。为了探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解决对策,本次研究在2022年1月~2022年11月期间选择某地区12家医院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某地区12家医院。调查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1月。
1.2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1.2.1调查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和人员走访,使用规范的语言进行采访调查,调查过程中不对调查对象实施语言诱导,调查后反复审核纠错调查结果,同时对调查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确认。调查问卷发放数量为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
1.2.2调查内容
(1)包括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年限、学历、培训情况等临床检验科室内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2)包括检验操作流程、相关知识建立情况和维护制度建立情况等临床检验质量的基本管理现状;(3)临床检验所用物品、仪器设备的管理情况和维护工作情况;(4)包括对检验科工作质量评价、检验包括、对各科室的发放情况和检验报告质量管控情况等临床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3观察指标
(1)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2)统计分析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等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基本情况
12家医院共48名检验科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学历本科学历者较多,占比为81.25%,博士研究生及以上、硕士研究生和专科占比分别为4.17%、6.25%和8.33%;医师专业技术职务初级较多,占比为14.58%,其次为中级,占比为8.33%,最少为高级,占比为4.17%;技师专业技术职务中初级较多,占比为60.42%,其次为中级,占比为31.25%,高级最少,占比为8.33%。见表1。
表1 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基本情况[n=48]2.2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情况
通过对12家医院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控制情况的10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标本类型错误率为3.06%,标本容器错误率为2.01%、标本采集量错误率为2.02%、血培养污染率为2.11%,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为26.87%,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为22.56%,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为26.48%,检验报告不正确率为6.66%,危急值通报率为87.24%,危急值通报及时率为87.34%。通过进行分析后发现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血培养污染率、标本容器错误率、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检验报告不合格率高,危急值通报率和及时率、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和参加率低是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3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12家医院临床医学检验存在的问题包括工作流程不合理、工作错误较多、对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不重视和执行力度较低、检验科工作人员与其他科室交流不足、检验报告存疑解决不及时、检验科考核不合理和检验人员存在违规操作。
表2 问卷调查结果3讨论
3.1临床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未对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缺乏总体意识
在本次研究中,医疗机构对临床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未引起重视和缺乏质量管理意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未对临床检验技术质量管控引起重视,这也是临床检验技术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该问题,管理人员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首先是在对医学检验工作进行安排规划是,未将安全质量技术放在工作核心,缺乏总体意识;其次是未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严格执行,对于临床检验技术质量也未到位检查,因为缺乏意识,因此在执行工作时存在应付心理,使得工作人员对临床检验技术质量要求也逐渐降低[3]。
3.1.2对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和正确导向
本次研究中,研究结果显示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检验报告不合格率高,危急值通报率和及时率、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和参加率低的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医院对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和正确导向。对于医院临床检验工作存在错误认知,对于临床实验室管理和检验质量管理未引起重视。近几年来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都对临床医学检验报告的出具时间进行了强调,要求实验室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出检验报告,因此临床检验过度重视发出速度,对单位时间内仪器处理标本速度过度追求,检验仪器价格越来越高,但对于仪器校准、维护、维修、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记录和规程等对发出报告所必须的质量保证基本措施重视不够,从而使得导向出现偏差[4-5]。
3.1.3临床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
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日常分工不同,工作内容包括检验、设备操作、设备调试、设备维护、档案建立和检验报告收发等。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总希望各个室能够做好配合,但因为缺乏良好沟通导致与其他科室工作人员无法共同进行良好协作。检验科工作人员交流较少的情况普遍存在,对于检验科室工作人员部分医师甚至不了解,很多医师在对检验报告有疑问时甚至不知道该与检验科哪些工作人员进行确认,这不但不利于信息流通,而且影响了医疗工作的正常展开。
3.2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问题解决对策
3.2.1建立有效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办法制定之前,要先对临床医学检验的含义进行理解,明确临床检验的范围,只要涉及临床医学检验的内容均要进行管理[6]。我国卫生部在2006年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对于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提出了分别为实验室注册登记、实验室人员资格、仪器试剂管理、校准、室内质控、室内质评、标准操作规程和记录8个方面的要求,临床医学检查只有达到规定要求才能开展[7]。除了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实现要实现临床医学经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之外,还需要将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对管理制度进行严格执行,才能充分发挥制度规范作用[8]。对于违规行为,要严格追责和进行相应惩罚,同时也要完善落实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2.2加强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的重视
加强质量管理人员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的重视是提高临床检验技术质量水平的前提,管理者要对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主管意识上的认知才能真正重视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管理[9]。管理者需要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对检验科工作进行管理,其责任较重,为了更好的完成管理工作,应该加强日常学习,对检验技术和管理知识进行学习,加深对检验工作的了解和丰富自身管理知识,从而对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进行更好的管理。另外,管理者应该将质量作为整个检验科管理核心,对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管理也应以此为核心展开。
3.2.3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培训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确保对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工作科学公正,同时也要对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时抽查。另外,医院应该重视对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培训。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术也与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扩展其初步诊断知识等,从而提高其检验技术和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衣鲁江,蒋叶,颜群,等. PDCA循环理论在临床生化检验技术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2):1812-1814.
[2] HIGA, AYANO, YAGI, MICHIE, HAYASHI, KENTA, et al. Risk-Based Monitoring Approach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Study Data and Enable Effective Monitoring[J]. Therapeutic innovation & regulatory science.,2020,54(1):139-143.
[3] 郭华,孙晶晶,王晋平. 现场技术审核对PCR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影响分析[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0,35(5):164-167.
[4] KAITLIN F. MITCHELL, MELANIE L. YARBROUGH, CAREY-ANN D. BURNHAM. More than Just Contaminants: Frequenc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icrobial Blood Cultures from a Central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Serving a Large Healthcare System[J]. The journal of applied laboratory medicine.,2021,6(6):1433-1440.
[5] 余艳丽,汪建军,张亚兰. PDCA循环在临床输血检验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1,36(3):154-156.
[6] 闫玉珠,王冀邯,赵和平.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规则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项目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0,35(2):148-152.
[7] WIERINGA, GIJSBERT, JASSAM, NUTHAR, HOMSAK, EVGENIJA, et al. The Academy of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the European Register of Specialist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guide to the Academy and the Register, version 4-2020[J].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CCLM,2021,59(3):499-503.
[8] 谢小娟,孙晶晶,樊港港,等. 2020年陕西省二级公立医院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参加率和合格率调查分析[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1,36(4):167-170.
[9]李明珠,张雪珂. 临床医学质谱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研究[J].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28(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