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指起源于人体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身体其他部位也可发生,临床表现复杂,其中,最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无痛淋巴结肿大。随病程发展,可侵犯人体皮肤、骨骼、鼻咽和胃肠道等器官,常见伴随症状包括盗汗、发热和消瘦。近几年,我国临床淋巴瘤发病率不断增高,针对此类患者,医师优选化疗方案,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命期限,但治疗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易加重患者身心负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文章选取我院肿瘤科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化疗期间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试验时间2021年10月到2022年8月,共有受试对象60人,均在我院肿瘤科接受化疗,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患者30,年龄25-69岁、病程:0.5-6年,均值分别为(42.62±3.61)岁、(2.41±1.33)年,性别:男20/女10,肿瘤分型:8例霍奇金淋巴瘤、22例非霍奇金;研究组:患者30,年龄24-68岁、病程:0.5-6年,均值分别为(43.11±3.28)岁、(2.19±1.08)年,性别:男18/女11,肿瘤分型:9例霍奇金淋巴瘤、21例非霍奇金,对比资料P>0.05。入选的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患者症状符合诊断标准,经后期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各项指标符合化疗指征。排除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意识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30,使用基础护理,患者入院时详细收集各项信息,做好入院健康指导,化疗期给予必要的用药、饮食和运动指导。研究组:使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⑴护理人员培训:科室内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高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对优质护理内容和意义进行重点学习,要求所有人员了解并掌握,后续病人的护理方案和具体实施流程均需严格遵守优质服务理念。⑵心理指导: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心理负担较重,易产生焦虑、恐惧和悲观情绪,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化疗期加强心理教育,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沟通,入院时带领患者熟悉住院环境,告知其各项科室设置位置和公共物品使用方法,短时间内消除患者陌生感和紧张感,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对各项护理措施和治疗流程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使其能够安心接受化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耐心倾听患者诉求,联动患者家属尽可能满足患者身心需求,给患者提供充足的情感支撑。⑶病房环境:定期对患者病房进行清洁消毒,清扫结束后及时通风,确保地面干燥无水渍;在公共区域增设防滑地砖和扶手,确保地面平坦无杂物。⑷化疗专项护理:①静脉炎预防:化疗期间淋巴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毒副反应,因此,肿瘤化疗患者尽可能选择中心静脉输液方式,化疗药物经外周静脉直接输注到人体中心静脉,减少对皮肤静脉血管的损伤;针对前臂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应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严格遵医嘱控制给药速度和化疗药物浓度;此外,针对常规经脉周静脉留置针注射化疗药物的患者,应在输注药物前预防性擦喜疗妥软膏,静点过程中加强巡视,避免药物外渗,如果患者已经发生了静脉炎,可采用硅酮泡沫敷或硫酸镁料外敷。②化疗其他毒副反应预防:使用奥沙利铂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使用紫杉醇化疗类药物的患者,应积极预防低血压,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使用氟泌尿定类药物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胃肠道反应,避免出现腹泻。在此基础上要求肿瘤科护理人员持续完善化疗药毒副反应健康指导和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防范意识。⑸其他干预:告知患者日常结合外部天气变化增减衣物,注重保暖;合理搭配膳食,确保营养均衡;患者出院时,叮嘱其居家治疗注意保护性隔离,对居住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清扫,严格限制亲属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⑴使用WHOQOL~BREF简表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共涵盖4个维度,采取1~5级评分法,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越好。⑵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脱发、口腔黏膜溃疡、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静脉炎。⑶使用CD-RISC(心理弹性量表)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共涵盖3个维度,25个条目,淋巴瘤患者心理弹性得分越高越好。⑷使用我院自制量问卷表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最终分值划分淋巴瘤患者满意程度,计算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若两组数据结果p小于0.05,则代表2组患者在以上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
研究组淋巴瘤患者经优质护理后生存质量方面评分明显更高,P<0.05,见表。
表1 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对比(x̄±s,分)2.2对比化疗患者不良反应
研究组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46.67%,P<0.05,见表。
表2 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2.3对比两组病人心理弹性评分
两组患者未开展护理前,心理弹性评分相似,开展后研究组患者心理坚韧性、乐观和力量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3 两组病人心理弹性评分对比(x̄±s,分)2.4对比两组病人满意度
研究组化疗患者总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
表4 满意度对比(n,%)3.讨论
淋巴瘤起源于人体淋巴组织,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现阶段,将其分为霍奇金和非霍奇金两种类型。目前,化疗是淋巴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治疗期患者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家庭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化疗虽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但在一定程度上,其毒副作用加重了患者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悲观、绝望、孤独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生理方面常见应急反应表现为静脉炎、胃肠道反应、脱发和骨髓抑制等。优质护理现阶段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护理理念为以人为本,在原有基础护理上进行改革强化,可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身心需求,提高治疗舒适度。文章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淋巴瘤患者经优质护理后生存质量方面评分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46.67%,P<0.05;两组患者未开展护理前,心理弹性评分相似,开展后研究组患者心理坚韧性、乐观和力量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患者总满意度更高,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化疗期实施优质护理可以纠正患者错误认知观念,消除负性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以有效提高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