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红色经典作品解读维度与文化传承路径探究
杜丽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杜丽敏,. 小学语文红色经典作品解读维度与文化传承路径探究[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447.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广阔领域中,红色经典作品犹如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伟大的精神力量。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如何充分发挥红色经典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价值,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红色经典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传承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关键纽带。它们以生动的文字描绘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塑造了一个个令人敬仰的英雄形象,蕴含着深刻的主题思想。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小学语文红色经典作品的解读维度以及文化传承路径。通过对红色经典作品内涵价值的挖掘,从人物形象、历史背景、主题思想等多维度进行解读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多种文化传承路径,包括课堂教学创新、课外拓展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以期为小学语文教育中红色经典作品的有效教学与文化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精神。
关键词: 小学语文;红色经典作品;解读维度;文化传承
DOI:10.12721/ccn.2024.157447
基金资助:

红色经典作品是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养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探究红色经典作品的解读维度与文化传承路径,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让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一、小学语文红色经典作品的解读维度

(一)人物形象维度

红色经典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他机智勇敢、热爱祖国,面对敌人的威胁毫不畏惧。教师引导学生解读雨来这一人物形象时,可以从他的外貌、语言、行为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例如,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坚守秘密,甚至不惧被敌人枪杀的危险,这种勇敢和忠诚是值得小学生深入体会和学习的。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致解读,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起鲜活的英雄形象,从而受到感染和激励。

(二)历史背景维度

每一篇红色经典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以《七律・长征》为例,教师要向学生介绍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包括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红军面临的艰难困苦以及长征的战略意义等。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学生才能深刻理解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所表达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只有将作品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去解读,学生才能体会到红色经典作品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感和深刻时代意义。

(三)主题思想维度

红色经典作品的主题思想往往围绕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核心价值观展开。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主题是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立下的宏伟志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教师在解读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周恩来总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志向,这种志向对当时和现在的中国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主题思想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抱负,传承红色经典作品中的精神内核。

二、小学语文红色经典作品的文化传承路径

(一)课堂教学创新

教师可以创设与红色经典作品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的魅力。例如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或图片,展示五壮士在狼牙山上英勇战斗、宁死不屈的场景,同时配以激昂的音乐,营造出紧张而壮烈的氛围。然后让学生扮演五壮士中的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英雄们的伟大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英雄行为背后所体现的道德品质,如忠诚、勇敢、无私奉献等,让学生明白这些品质是构建和谐社会与个人良好品德修养的重要基石,也是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红色经典作品。例如在学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董存瑞在面临危险时的心理活动、他的抉择对战争胜利的重要性等问题。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展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对红色经典作品的解读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并且从道德与法治的视角去剖析这些英雄事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法治观念,明白在国家和人民利益面前,个人应当肩负的责任与担当,遵循道德规范并敬畏法律权威。

(二)课外拓展活动

开展红色经典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的红色经典书籍,如《闪闪的红星》《红岩》等。学校可以建立红色经典阅读角,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还可以设立阅读奖励机制,对阅读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道德与法治层面去理解书中人物的行为抉择,体会他们坚守正义、不畏强权的道德信念,以及在艰难困苦环境中对法治理想的不懈追求,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良好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带领学生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例如到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学生可以在参观过程中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感受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同时,在研学旅行中安排讲解、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知识与实地体验相结合,深化对红色经典作品的理解和文化传承。通过实地的参观学习,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法治社会的来之不易,以及道德规范在维护社会秩序、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从而增强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维护法治尊严的意识。

(三)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也可以通过在校园内建设红色文化长廊,来展示红色经典作品中的故事、人物介绍、名言警句等内容。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红色文化,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例如在文化长廊中展示《小兵张嘎》的故事图片和简介,以及嘎子的经典台词“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让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也能回顾红色经典。

三、结语

小学语文红色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通过从人物形象、历史背景、主题思想等多维度进行解读,并采用课堂教学创新、课外拓展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文化传承路径,可以有效地让小学生深入理解红色经典作品,深入体会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更能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不断探索和完善红色经典作品的教学与文化传承策略,让红色经典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林振忠,李煌.小学低段红色经典课文阅读教学的落点和路径——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刘胡兰》一课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09):66-69.

[2]高雅婧.小学语文红色经典主题阅读教学“着陆点”[J].语文世界,2023,(28):50-51.

[3]袁珊珊.红色文化融入小学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D].沈阳学,2024.DOI:10.27692/d.cnki.gsydx.2023.00018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