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探讨
张妍1 李晓梅2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妍1 李晓梅2,. 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探讨[J]. 医学研究杂志,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118.
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哮喘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肺功能、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收集时间段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16例哮喘患儿,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58例开展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58例则增加健康教育。对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予以评价分析对病情影响,评价护理满意度、情绪状况及遵医行为等分析对患者状态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的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潮气量(TV)、残气量(RV)、用力肺活量(FVC)、坚持锻炼、坚持用药、合理饮食评分、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哮喘发作次数、哮喘发作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小儿哮喘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对病情具有改善作用,能够改善患儿的情绪状态。
关键词: 小儿哮喘;健康教育;肺功能;护理满意度
DOI:10.12721/ccn.2023.157118
基金资助:

小儿哮喘作为常见的儿科疾病,给儿童的生命健康与日常生活均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环境与遗传是造成小儿哮喘发生的两大诱因【1-2】。因儿童的肺顺应性与鼻腔抵抗力较差,哮喘的症状为气促、胸闷、喘息、咳嗽等,因此极容易造成患儿的肺功能出现损伤【3】。小儿哮喘并无法完全根治,治疗原则主要以控制发作次数与时间为主,且在治疗期间需要消除引起疾病的诱因,提升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4-5】。目前家长与患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为此本研究对哮喘患儿实施健康教育,旨在探究对遵医行为、肺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入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16例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58例,男性25例,女性33例;年龄段3-9岁,平均(6.17±0.38)岁;病程时间2-6月,平均(4.32±0.19)月。实验组58例,男性26例,女性32例;年龄段3-10岁,平均(6.20±0.41)岁;病程时间2-7月,平均(4.42±0.33)月。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1)患儿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哮喘;(2)具有肺功能损伤情况;(3)依从性良好,具有良好的配合度;(4)家属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5)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排除标准

(1)存在先天性肺功能不全患儿;(2)具有肺炎、肺气肿等其他肺部疾病;(3)处于昏迷期患儿;(4)因支气管异物所造成的哮喘;(5)中途退出研究患儿。

1.4方法

常规组开展临床常规哮喘的护理措施,内容如下(1)环境护理:患儿住院后定期对病房环境做出干预,定期开窗通风换气,定期消毒等,保证病房环境空气无异味,合理调节病房的温度与湿度,保证病房的舒适感。(2)病情防护:24h监测患儿的病情状况,并做出记录,叮嘱家属应该让患儿多饮淡盐水,随时观察口腔内部情况,避免出现异物堵塞口腔现象;当患儿呼吸不畅检查原因,指导患儿咳痰训练,并进行拍背促进咳嗽,根据严重程度实施机械通气,通气使减少对呼吸道的损伤。(3)饮食护理:患儿患病期间容易出现厌食现象,合理指导家属开展饮食指导,根据临床所需营养、患儿饮食喜好等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食物以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为主,增加水果及蔬菜的摄入以方便排便,注意告知家属应该以少量多次的喂养患儿,避免造成积食。(4)运动护理:当患儿病情稳定后应该指导家属让患儿合理开展床下运动,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有氧自行车、慢跑、游泳等,加快新陈代谢,注意运动期间应合理照护。

实验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内容如下(1)疾病讲解:根据患儿的理解能力选择合理的疾病讲解办法,利用图画、动画片等形式为患儿解释哮喘的危害、治疗措施等提升患儿的认知程度,如果患儿年龄较大则可以口头讲解,并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开展宣讲,增加家长的配合度。(2)讲解疾病诱因:对家长讲解哮喘疾病的诱因,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规避风险,并让家长了解心理、环境、运动、饮食对疾病恢复的影响。(3)强化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对家长进行健康知识的强化教育,让家长详细掌握,针对患儿可以采取做游戏的方式强化记忆,增加对知识的了解度。

1.5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在干预前后测量两组患儿的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潮气量(TV)、残气量(RV)、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情况并对比。(2)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记录两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发作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3)对比两组患儿情绪状况:干预前后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情绪状态,分数越高说明情绪越差【6】。(4)对比两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干预前后使用本院自制遵医行为量表评价,包括坚持锻炼、坚持用药、合理饮食三个方面,各25分。(5)对比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

1.6统计学方法

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1742365176488359.png±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价肺功能指标

干预后实验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TV、RV、FVC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对比肺功能指标(L,1742365153939663.png±s)

截图1742365123.png

2.2评价症状改善时间

实验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发作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儿,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对比症状改善时间(1742365206979997.png±s)

截图1742365247.png

2.3评价情绪状况

干预后实验组患儿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对比情绪状况(分,1742365329598442.png±s)

截图1742365286.png

2.4评价遵医行为

干预后实验组的坚持锻炼、坚持用药、合理饮食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 对比遵医行为(分,1742365352991416.png±s)

截图1742365387.png

2.5评价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6.55%明显高于常规组家长护理满意度79.31%,差异明显(P<0.05),见表5.

表5 对比护理满意度(n,%)

截图1742365427.png

3讨论

小儿哮喘的特点为复发率高、病程时间长、治愈率低,对肺功能的损伤性较大。目前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目的是减少症状的发作时间,改善患儿的症状【7-10】。由于儿童年龄较小,治疗期间治疗效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治疗难度升高,加之部分患儿对药物产生不良应激反应会降低治疗依从性,部分家长不了解疾病会存在不重视现象,不仅无法有效控制疾病,并且会对呼吸系统的发育造成严重伤害,这是造成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11-13】。因此对哮喘患儿开展护理干预是控制病情的有效手段。

目前临床针对小儿哮喘的常规护理手段集中在基础疾病诱因的防护方面,如开展饮食干预、生活干预、疾病干预、运动干预等可以减少疾病的诱因,对病情恢复具有改善作用,虽然能够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但是针对性并不强,忽略了患儿、家属对疾病的影响【14-16】。当患儿与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较大时则会出现认知偏差,从而影响治疗依从性,造成护理满意度下降,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健康教育则是一种提升患儿与家长认知程度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详细了解患儿与家长的认知情况,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有助于提升患儿、家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从而获取更高的配合度,避免疾病恶化,减少临床的复发现象【17-19】。健康教育在干预过程中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执行,因此可以使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顺利执行,保证病情稳定;根据患儿及家长的认知程度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包括治疗方法、疾病原因、危险因素等,能够显著提升患儿及家属的认知,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加重视程度,从而可以减少疾病诱因对自身的损伤,提升疾病的恢复程度,减少疾病发作次数等。本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TV、RV、FVC水平高于常规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发作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表明健康教育能够达到疾病自我监测的作用,对疾病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能够防范风险,加快疾病康复。患儿在住院期间会存在情绪躁动、易怒、不配合等情况,进而影响治疗依从性,给护患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升患儿的知识掌握程度,让患儿详细了解到疾病的诱因、发展过程等能够让患儿接受现状,减少恐惧的心理,并且通过日常的交谈能够为其提供精神上的关怀,治疗期间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说明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哮喘患儿情绪状态。另外干预后实验组的遵医行为评分及家长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笔者认为,健康教育通过纠正患儿、家长的认知能够让其认识到重要性,主动参与到治疗中,以专业的护理开遏制疾病,获取家长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及遵医行为,能够获得家长认可。

参考文献

[1]计鹏.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学龄期哮喘患儿心理健康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3,30(02):85-88.

[2]王秋娟,葛园园.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干预策略在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01):176-179.

[3]司敏瑞,陈艳莉,张虹,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3,30(01):98-101.

[4]熊丽婷,郝婧宇.基于哮喘控制测试问卷反馈的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2,31(24):4587-4590.

[5]黄雅云,吴惠娜.基于“四化”管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康复进程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9):10-13.

[6]张丽娜.童趣化护理干预在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7):182-184.

[7]徐丽,丁妞,谷利凤,等.多媒体健康教育联合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应用于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6):2504-2508.

[8]姜瑞娟.KAP理论下的细节护理干预策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健康行为及哮喘知识认知度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2,30(08):167-170.

[9]杨曼华,张泓,林伟,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当代医学,2022,28(17):167-170.

[10]郭文丽,付晓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施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03):168-170.

[11]程君,徐小玲,巫朝影.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庭对多样化延续护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病情控制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09):1389-1391.

[12]屈媛媛,尚亚娟.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及对SAS与SDS评分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2):167-171.

[13]陈丹,宋珊珊.视频宣传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04):193-197.

[14]黄雪瑜.针对性护理联合微信延续护理干预对哮喘儿童治疗依从性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26):121-125.

[15]朱建建.健康教育联合延伸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1,38(05):17-18.

[16]李博,李芳芳.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干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5):2293-2295.

[17]谭海红,骆丽燕,罗俏琼,等.疑似儿童哮喘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规范应用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4):135-136+138.

[18]张玉真,何清.延续性护理结合强化呼吸功能锻炼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0):178-180.

[19]李丽娟.探讨全程护理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肺功能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1,6(07):184-18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