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
魏亚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魏亚文,.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J]. 当代中文学刊,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021.
摘要: 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本研究首先通过历史沿革的角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强调其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接着,我们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如自身认同感、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及尊重多样性等。研究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系与发展,对于构建更和谐、公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社会,以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价值。最后,从前瞻性角度出发,对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研究结论指出,唤醒与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世界性发展,加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和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 唯物史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OI:10.12721/ccn.2025.157021
基金资助:

引言

在目前这个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较为突出。而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之中,而且对于构建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以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尽管这一主题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其研究仍然现阶段不足。本文将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目的是揭示其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持续性、前瞻性及其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将依据历史沿革进行,探索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并基于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其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进行深入剖析。期望引导更多的人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正内涵和价值。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沿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重要部分,对于理解国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1]。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的研究涉及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一部多民族共生共进的壮丽史诗。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可追溯到古代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融的历史之中。这种交融的过程,在内维持了每个民族特性,在外则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历史,一个共同的国家,进而形成了早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发展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是显著的。在面对外界压力和挑战时,它激发了全体的民族精神和抵抗意志,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抗争。在历史百般转折中,无论是南渡、北迁,还是战乱、改革,都是由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与推动,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困厄启示。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2]

这种共同体意识并非源自天然,而是在历史的洗礼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3]。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尤其是在积极的斗争与自我完善中,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明晰,不断加深。

至此,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客观上揭示了中华民族在与他族交往中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是中华民族自我塑造的重要推动力。这种自我塑造的过程,从维护、发展各民族文化特性,到形成共享语言文化和国家认同,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独特的理论视角。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

在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之前,需要理解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一种基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语言等共享基础上形成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其核心在于自身认同、互相尊重、团结互助以及尊重多样性[4]

自身认同是这种意识的第一重内涵。每一个中华儿女,无论其身处哪一方疆土,都能感受到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骄傲和荣誉,从而形成深厚的自我认同,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基础。

互相尊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二重内涵,也是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特性。各民族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理解,统一而不同质,多元而共融,发挥各自长处,共同前进。

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三重内涵。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和平共处、同心协力,形成了历久弥新的团结互助传统。无论是在抗击外侮、消除贫困、抵御疾病等方面,中华民族都能展现出强大的团结互助力量。

尊重多样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四重内涵。尊重各民族文化特性,充分肯定民族文化的多元价值,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形成的重要特质。

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后,要来探讨其核心价值。简而言之,就是构建一个和谐、公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和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念之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理念。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5]

公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念之二。正义之声最能撼动人心,需要推动社会公正,消除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念之三,也是中华民族在全球化大潮下的重要思考。只有真正尊重和热爱自己的文化,才能真切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进一步推动全球文化的多元共融发展。

仅仅有理想是不够的,还需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这些价值观化为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其应有的推动力。这就需要广大中华儿女以此为指导,不断努力,共同前行。

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展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联及其展望的探讨,乃是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题之所在。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作用呢?首要的一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动力。既然是共同体意识,那么这个共同体一定是包容的、开放的,这是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中,引领全体民族伸向中华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聚焦的魂。此共同体意识与中国梦切合,是中国所有民族蓬勃发展、一路前行、引领全社会团结向前、共奋社会主义现代化伟业的关键所在。

总的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照亮前行的道路,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世界性发展。这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展望,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未来发展的期待。

结束语

本研究从唯物史观视角出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历史及理论的深入剖析,强调其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驱动作用,以及其在构建和谐、公正、尊重多样性社会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深远价值。研究还提出,唤醒与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世界性发展,加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和凝聚力,有着深远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具体应用和理论研究,以期为全面理解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为深致的解读。

参考文献

[1]陈育宁.中华民族历史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06).

[2]刘宝明,乌小花,丁赛,李静,黄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贵州民族研究,2021,42(06).

[3]张瑜敏.从唯物史观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化[J].创造,2019,27(10).

[4]魏丽萍.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探析[J].品位·经典,2023,(01).

[5]许春玲任晃晃.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探[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5(0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