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多收治危重症患者,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经救治病情稳定后,仍需展开全面、持续的护理服务以确保病患的康复效果。综合护理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原则,为患者提供全面、综合、优质的护理服务,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并改善病患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1-3]。本次研究即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6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综合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对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探究综合护理应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最低年龄35岁,最高年龄68岁,年龄均值为(56.25±3.12)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病患14例、高中及以上病患16例;研究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最低年龄34岁,最高年龄69岁,年龄均值为(56.43±3.25)岁,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病患13例、高中及以上病患17例。经对比、分析可知,两组ICU重症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临床可比较性。
纳入标准:(1)ICU重症监护室收治;(2)经救治后病情、体征稳定;(3)意识清晰、认知功能正常;(4)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排除标准:(1)合并全身感染或传染性疾病;(2)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3)存在意识障碍、沟通障碍。
1.2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即做好病情监测、健康宣教以及日常生活指导等。
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全面评估。在了解病患各项基本信息基础上,通过问答、问卷等形式对患者身心健康作全面评估,结合评估结果拟定综合护理计划。(2)环境干预。定期更换床单被褥、病房清洁消毒工作,以确保诊疗环境舒适,同时通过调节室内温湿度、光线强度以提升病患舒适度。(3)健康教育。结合病患疾病情况展开针对性疾病知识教育,并结合病患疑问、认知需求针对性展开疾病知识宣教,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心理干预。通过问卷评估两组病患的情绪状态以及心理顾虑,针对性展开情绪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指导病患家属、亲友多陪伴、鼓励,以提升其治疗信心。(5)疼痛干预。以视觉模拟分析法(VAS)评估两组病患的疼痛程度,结合病患疼痛程度展开转移注意力、适当镇痛药物干预等措施以缓解病患的疼痛感。(6)睡眠干预。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睡眠问题后,通过指导病患睡前自我放松、收听轻音乐、喝热牛奶等形式改善其睡眠质量。(7)日常生活指导。了解病患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并有针对性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告知病患养成健康生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充分休息、适当运动等。
1.3 评价指标
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对两组ICU重症病患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SAS、SDS得分与病患焦虑、抑郁程度成正比;采用SRSS量表对两组病患睡眠质量进行评估,SRSS分值与睡眠质量成反比;采用生活质量评估表(SF-36)对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SF-36得分与病患生活质量成正比。
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病患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操作、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各指标分值与护理满意程度成正比。
1.4数据处理
以SPSS20.0处理本文结果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达,数据比较行c2检验;计量结果以(`c±S)表达,以t检验作数据对比。p<0.05即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ICU重症病患护理前、后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病患SAS、SDS、SRSS评分低于参照组,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两组ICU重症病患护理前、后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对比(`c±S,分)注:护理前,组间数据比较,aP>0.05。护理后,组内数据比较bP<0.05;组间数据比较c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病患护理态度、护理操作、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等护理满意度指标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2.两组ICU重症病患护理满意度比较(`c±S,分)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ICU重症病患多为危重症患者,于各种因素影响下患者极易出现不良情绪,并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因此开展ICU重症护理过程中,需注重开展全面、综合护理服务,通过提高护理质量以确保病患康复效果[4-5]。而常规护理干预缺乏对患者身心需求的关注、满足,已无法满足病患及临床的各项需求,护理效果有限。相比之下,综合护理致力于为病患提供全面、综合、优质护理服务,以期改善病患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6-7]。
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开展综合护理,在对病患进行全面评估后结合评估结果你行综合护理计划,并要求落实各项护理内容。通过改善环境状况以提升病患的舒适度,消除因环境刺激所致不适[8-10]。同时结合患者病情反复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升病患的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并结合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以消除病患的顾虑,改善其情绪状况[11-12]。于本文结果中表现为: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病患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针对性开展疼痛干预以缓解病患疼痛感,施行睡眠干预以改善其睡眠质量,并通过开展日常生活指导以引导病患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行为习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13-15]。于本文结果中表现为: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病患SRSS评分低于参照组,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指标(护理态度、护理操作、健康教育、人文关怀)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于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开展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病患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并对提升病患护理满意度有积极意义,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熊慧英. 亲情化护理在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7,7(1):97-100.
[2] 李波. 音乐干预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2):154-155.
[3] 赖江明,廖秀芳,宋艳娟,等. 结构化护理对ICU患者情绪管理、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21,42(8):983-987.
[4] 林巧凤,易碧兰,陈妍,等.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0):1786-1788.
[5] 李道创,林玉霞,黄碧秋,等. 穴位按摩配合情志护理干预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9):119-122.
[6] 刘蕊,万思琪,徐雅新. 中医辨证施护联合五行音乐对ICU脓毒症卧床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3):619-622.
[7] 郑荣芳,杨梦雅,陈彩凤. 护理关怀理念对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12):139-141,201.
[8] 张清,姚小红,汪海芹. 护理干预对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探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8):169-171.
[9] 陈春娜. 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12):1498-1500.
[10] 郑云辉,陈炜,高梦琦,等. 舒适护理对ICU心血管疾病患者疗效和心理状态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7):866-867,871.
[11] 王小宁,金歌. 前瞻性护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343-345.
[12] 钟晓琴,黄舒,梁佩芝. 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的临床效果[J]. 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2):194-196.
[13] 崔洪艳. 精细化人文关怀应用于ICU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9):4232-4234.
[14] 余金活,王小双,欧春蓓,等. 正念干预在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治疗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4):75-77.
[15] 葛仓凤. ICU危重患者护理应用危重关怀理念的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4):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