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三姗1 陈小青2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三姗1 陈小青2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观察[J]. 生物学报,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025.
摘要:
目的: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余姚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8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4例)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观察组(44例),观察盆底肌力、尿流动力学、盆底功能、盆底肌电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盆底肌力大,尿流动力学改善好,盆底功能改善好,盆底肌电值高,P<0.05。结论:给予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改善患者盆底
关键词: 电刺激;生物反馈;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效果
DOI:10.12721/ccn.2025.157025
基金资助:

压力性尿失禁在产妇产后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是一种排尿功能障碍,其主要为继发于妊娠分娩后的尿失禁,患者发病后会在相关增高腹压动作的情况下使得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如咳嗽、运动、大笑等,在这种情况下对其正常社会活动造成影响[1]。该病高危因素较多,如妊娠、分娩,疾病的发生与盆底肌肉松弛有着密切联系。对于患者而言,其盆底康复的重要阶段为产褥期结束后至产后3个月内,要想患者身体恢复至接近理想的状态,就需要在该阶段内进行有效的盆底康复,避免其在中老年时期出现盆底功能障碍[2]。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病情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其具体效果会受到患者依从性的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有很多患者对盆底肌训练并不敏感,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泌尿功能障碍治疗中已经出现了较多的新型治疗方式,如电刺激、生物反馈,认为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本研究选取余姚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8例,观察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余姚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8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年龄23至38(30.17±2.37)岁,观察组孕周35至41(38.26±1.17)周,观察组44例,年龄22至39(31.63±2.40)岁,观察组孕周35至41(38.63±1.28)周。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单胎妊娠;经阴道分娩;产次2次及以内。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妇科疾病;存在巨大儿、引产史;对本研究治疗方式存在禁忌证。

1.2方法

对照组:(1)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阴道哑铃,并且在其阴道中放入阴道哑铃圆头端,使其末端处于阴道口外1至2cm的部位,训练期间叮嘱患者最大力度的收缩肛门以及会阴,需要保持的时间为3至10s,之后应该保持3至10s的放松。(2肛门、会阴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最大力度的收缩,之后立刻放松,一组4次,结束后完全放松10s左右,以上内容1天3次,1次15min,治疗8周。

观察组: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盆底康复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MLDB4S),将大小便排空后进行治疗,患者需要半卧于治疗床上,在此期间需要保证臀部、大腿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同时保持大腿外展外旋,盆底肌肉治疗头需要应用A1通道进行连接,并且将润滑导电膏涂抹于上面,之后需要将其置入阴道,患者下腹部需要连接A2通道,在骨头上贴骨头电极片,然后对方案进行相应的选择,需要观察治疗仪显示的图形开展相关训练。治疗前需要为患者选择不同频率、脉宽的电刺激,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得患者阴道收缩及耐受的电刺激强度加以明确,然后考虑到患者具体情况对仪器频率进行合理的调整,频率、脉宽分别为10至30Hz、100至200s,在此期间刺激时间为2s,休息时间为2s,1周2次,1次15至20min,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盆底肌力:采用生物刺激反馈仪测定Ⅰ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平均值,手测肌力(级);尿流动力学:采用尿动力学分析仪进行测定;盆底功能:女性性功能指标(FSFI)评价性功能,ICI-Q-SF评价性功能;盆底肌电值:生物刺激反馈仪对60s平均肌电压H60s、Dmax进行测定MUCP、ALPP、Qmax。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x̄±s),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盆底肌力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盆底肌力对比(分)

1.png

2.2尿流动力学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尿流动力学对比

2 (2).png

2.3盆底功能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盆底功能对比(分)

3.png

2.4盆底肌电值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盆底肌电值对比(V)

4.png

3讨论

产妇自然分娩期间其阴道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阴道壁受损的情况,同时还存在盆底肌纤维的部分撕裂,在这种情况下会进一步减弱盆底肌肉组织弹性,最终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4]。对于产妇而言,如果其在产褥期时无法进行有效的休息或分娩后早期开展体力劳动,也容易导致子宫或阴道壁脱垂,降低产妇生活质量[5]。分娩过程中也会压迫以及牵拉盆底肌及神经,在这种情况下使得盆底肌肉损伤,降低盆底肌力,最终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6]。产后压力性的尿失禁对产妇所形成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盆底肌力大,尿流动力学改善好,盆底功能改善好,盆底肌电值高,P<0.05,表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显著,能对患者盆底肌肉组织进行准确的锻炼,对盆底神经组织修复起到较好的刺激作用,进而使得患者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得以改善。在盆底肌锻炼中kegel运动是一种常用锻炼方式,实施过程中能够对患者舒缩耻骨-尾骨肌肉群进行规律性的训练,使得盆底肌肉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促进肌力的提升。但是该治疗方式并不能有效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而且在此期间患者在臀大肌以及腹肌力量使用方面不够正确,认为该运动方式的效果与锻炼是否正确以及能不能长时间坚持进行有着很大的联系[7]。电刺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能够将电极棒置入患者阴道内,同时其能够传出脉冲电流,针对机体被牵拉以及压迫而引起功能暂停的盆底神经细胞,能发挥较好的唤醒作用,进一步提高盆底神经兴奋性,还能使得盆底肌肉被动进行收放训练,通过多种作用的发挥促进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提高[8]。生物反馈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主要通过仪器对盆底肌肉产生信息反馈到医生以及患者面前,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对特定肌群锻炼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明确其正确性,还能够及时的纠正错误方式,使其对盆底肌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促进盆底肌训练有效性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依从性[9]。以上治疗方式联合应用能够反射性刺激患者阴道以及盆腔神经,使得尿道周围横纹肌被动收缩,降低盆底神经功能阈值,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弹性以及强度,治疗过程中通过电刺激治疗还有利于盆底横纹肌肌纤维数量有效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提升盆底肌抗疲劳能力,并且使得盆底肌肉以及持续收缩能力进一步提升[10]。针对盆底肌活动状况,生物反馈治疗能进行较好的反映,并且对具体治疗内容进行指导,促进肌群控制能力的提升。

所以,给予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及尿流动力学,提高盆底功能,改善盆底肌电值,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蔡文智,张焱,陈玲,等.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初产妇和经产妇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2):141-145,150.

[2]徐佳琦,吴赞扬,周瑾,等.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279-282.

[3]王小林,马红艳,刘欣,等.悬吊训练疗法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和尿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20):3859-3862,3877.

[4]胡静,袁钰宁,程思.Kegel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2021,16(6):464-468.

[5]施素娟,俞小英,马银芬,等.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1):2469-2472.

[6]黄靖.电刺激联合场景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及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11):2509-2512.

[7]吴金梅,邢忠兴,郭丽芳,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肌力及尿流动力学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26(5):100-103.

[8]高洁,吴丽群,陈游沓,等.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6):526-528.

[9]史志华,许京卉,陈迪文.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呼吸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19(24):4895-489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