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患有焦虑症的患者人数也在逐年上涨,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患者预后。焦虑症属于神经症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情绪焦虑,病症特征为惊恐焦虑与广泛性焦虑,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产生了不良影响[1]。过度担心属于广泛性焦虑症的主要表现症状,患者可能会发生神经功能紊乱等情况,并表现为躯体性焦虑,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在入睡时相对较为困难,也难以维持正常睡眠。患者在就诊时也主要描述为自主神经症状,经过多项检查与治疗后,病情仍未得到控制,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打击。过去焦虑症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服用药物能够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但治疗效果起效较慢。随着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心理疗法也成为了焦虑症的主要治疗方法,虽然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仍然会受到患者主观依从性的限制。人体的心理状态与脑电不同节律密切相关,通过控制脑电规律,能够对情绪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以此控制焦虑症带来的影响,因此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焦虑症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本实验主要探究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帕罗西汀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文所示: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5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组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实验组男性病例15例,女14例,年龄20~67岁,平均(48.56±3.62)岁;对照组病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20~68岁,平均(48.42±3.48)岁。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缓释片(产家:GLAXOSMITHKLINE INC;国字准号:H20170001)口服治疗,选早晨给药,餐前餐后服用皆可,初始服用剂量为1天25mg,如果治疗无效,可按照1天25mg增加药物剂量,每次药物剂量增加的间隔时间为1周,最大药物剂量为1天62.5mg,持续治疗4周左右。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给予患者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展开治疗。使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大连华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脑电波α波与θ波反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指导患者保持坐位,放松身体处于安静状态,将国际脑电图10-20安装系统作为标准,完成电极的放置,其中导联电阻范围影响在5kΩ以内,滤波范围控制在0.5~60Hz,α波值范围为8~12Hz,θ波值范围为4~8Hz,并将时间常数设置为0.1s。其中α波反馈训练的形式为听觉反馈,在治疗前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获得放松时的基线值,基线值的60%~80%是α波目标值,确定之后指导患者继续保持放松,并在到达目标值以后播放音乐,如果患者表现为紧张状态,则需要停止音乐,根据患者的放松水平,对目标值加以调整,但要确保音乐的反馈时间在总训练时间的80%以内。θ波反馈训练的形式为视觉反馈,首先获取极限值,指导患者保持集中注意力,并播放动画,当患者分散注意力时,则要停止动画的播放。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时间为间隔1天1次,1次大约30分钟,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疗效
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治疗方法的治疗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显效为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日常表现与正常无异;有效为患者的焦虑评分有所降低,但日常仍然存在焦虑表现;无效为患者焦虑评分未得到明显改变,且日常焦虑情况仍然较为严重。统计治疗级别的人数,计算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
1.3.2 SAS评分与PSQI评分
采用焦虑自评量(SAS)对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评分,评分方式选择4级评分,分为20个项目,满分80分,70分以上表现为重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分表现为轻度焦虑。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综合评分,评分方式选择0~3级评分,满分21分,16~21分代表患者睡眠质量极差,11~15分代表患者睡眠质量较差,6~10分代表患者睡眠质量中常,0~5分代表睡眠质量佳[4]。
1.3.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的胃肠不适、震颤、头痛、口干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总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呈现出更高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SAS与PSQI评分对比
实验组SAS评分与PSQI评分较对照组,呈现出更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S与PSQI评分对比(x̄±s,分)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胃肠不适、震颤、头痛、口干的发生概率,较对照组也呈现出更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均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日常所需承受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随之不断增大,导致焦虑症的发病概率始终不断上涨。焦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失眠,同时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各项神经系统表现为全面亢进,而大脑皮质也处于高唤醒水平,当受到外界刺激以后,会表现出高反应性。研究认为,焦虑症发病与下丘脑、垂体等过度康复密切相关,焦虑症患者的神经递质会呈现出失衡状态,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给予患者5-HT再摄取抗剂拮治疗,能够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药物起效较慢,难以起到及时的治疗干预效果[5]。5-HT再摄取抗剂中,最为常见的药物为帕罗西汀,能够对5-羟色胺起到有效的延长与增加作用,使得患者的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得到有效控制。
治疗焦虑症时,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与心理治疗,在焦虑症急性期,一般会选择抗抑郁药物,比如会给予患者5-羟色胺抑制剂。临床治疗帕罗西汀的年限超过了20年,药物治疗的起效更快,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相对较少,但要想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仍需持续1-2周,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发生恶心、失眠、便秘等不良症状。临床在治疗失眠时,一般选择的药物为苯二氮类,比如阿普唑仑、地西泮等,其原理是可引起神经细胞超极化,有效抑制神经中枢的各项功能,实现睡眠质量的有效改善,同时还能达到抗焦虑的效果,但如果长期服药,会使得患者出现瘾性与耐药性,不利于治疗。对于患有焦虑症的患者而言,其交感系统占据主要优势,通过药物治疗难以保障最终的治疗效果,长期治疗会导致患者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也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精神与躯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一旦停药,可能会发生戒断反应,使得病情加重。
人体大脑的脑电活动包括α、β、θ、δ四种脑电波,其中α波主要呈现的是在闭眼放松状态下时人脑的活动节律,但焦虑症患者却很少存在;β波是在进行睁眼时的活动节律;θ波是在临睡前或深度放松时的活动节律;δ波是深度睡眠时的活动节律。在确定脑电α波的目标值时,可将音乐作为主要反馈信息,当播放柔美音乐时,患者放松;再次播放音乐刺激患者时,能够达到主动放松的目标值,帮助患者实现有意控制。θ波训练通过视频的形式,可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进入到潜意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临床在治疗焦虑症时,一般会选择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物理治疗,目前在抗焦虑与抑郁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主要是围绕着患者的脑电信号如α、θ和SMR波,使用仪器进行接收。比如,如果人体处于较为安静的状态下,脑电波则主要以α波段为主要活动节律。给予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可逐步进行放松训练,并有序增加患者的者脑θ波与α波,实现肌肉紧张度的有效降低,使得患者身体处于松弛状态,改善患者的焦虑感,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睡眠,实现患者社会功能正常化。可见,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具有良好疗效。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需在仪器设备的支持下,利用视听信号增强生理反应,使得患者能够对机体内部活动产生控制。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支持下,能够对患者神经肌肉与神经系统的活动状态进行准确测定,及时判别正常活动与异常活动,将此类信息放大调整为视觉信号与听觉信号后,能够直接的展现出视觉形式,让患者更清晰了解自己的精神状态,对异常的生理变化起到有效的矫正作用,促进器官与大脑皮层之间关系的有效建立[6]。通过反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控制生理活动,形成新的行为模式,控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改善睡眠质量。
本实验针对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帕罗西汀对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经过实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呈现出更高显示[7];SAS评分与PSQI评分较对照组,呈现出更低显示;且胃肠不适、震颤、头痛、口干的发生概率,较对照组也呈现出更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能够对焦虑症患者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逐步帮助患者恢复至正常生活状态。
综上,在治疗焦虑症时,可将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谷景阳,史利静,冀紫阳,和曼玉,胡燚豪,顾乔乔,王慧颖,胡宪章,王长虹.认知应对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36(8):633-638.
[2]李志英,张郦,王军军.移动智能化脑电生物反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的作用[J].临床医药实践,2021,30(12):903-906.
[3]郑蕾蕾,马晓亮,陈强,刘力慧.脑电生物反馈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HAMA、TESS评分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1,34(3):680-682.
[4]石奇嵩.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21,42(5):1153-1154.
[5]陈雯,郑宏.改良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儿童焦虑障碍的分析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20,41(3):160-162+178.
[6]文飞,吴文涛,龚梅恩,汤姿英,姚建玲.帕罗西汀结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7):10-12.
[7]李海燕.脑电生物反馈疗法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焦虑症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1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