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归降糖通脉方含药血清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李钰佳 李定祥 马钟丹妮 周韩 邓奕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钰佳 李定祥 马钟丹妮 周韩 邓奕辉,. 左归降糖通脉方含药血清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J]. 当代中医药,2019.7.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左归降糖通脉方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中药组给予左归降糖通脉方36 g/(kg·d)灌胃,西药组给予尼莫地平片18. 35 mg/(kg·d)及格列齐特缓释片27. 5 mg/(kg·d)灌胃,空白组予以4 ml蒸馏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5天,制备含药血清。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设为50、100、200、400 mg/L 4个浓度组,分别作用12、24、48 h 3个时间点,观察AGEs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形态结构改变的影响来筛选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将左归降糖通脉方含药血清分为2. 5%、5%、10%3个浓度组,作用于BMECs 24 h后,测定BMECs增殖率来确定左归降糖通脉方中药含药血清的最佳作用浓度。再将BMECs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加入相应含药血清进行干预。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的含量。结果AGEs的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点为200 mg/L作用24 h,中药含药血清的最佳作用浓度为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上清液中IL-1β、ICAM-1、VCAM-1含量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IL-1β、ICAM-1、VCAM-1明显下调(P <0. 05)。结论左归降糖通脉方能下调IL-1β、ICAM-1、VCAM-1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左归降糖通脉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
DOI:
基金资助: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