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潘燕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潘燕燕,. 疼痛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J]. 医学研究杂志,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49.
摘要: 目的 探究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晚期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共选择100例患者,时间为2021~2022年。数字表法分组,均分两组。对照组,50例,行安宁疗护。观察组,50例,联用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绪、疼痛感、生活质量得分;统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疼痛感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疼痛感,改善其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疼痛护理;晚期肿瘤;安宁疗护;心理情绪;疼痛;生活质量;满意度
DOI:10.12721/ccn.2023.157149
基金资助:

前言:近年来,因辐射、遗传等因素影响,临床各类肿瘤的发病率多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部分肿瘤起病隐秘,发病早期症状不显著,很容易被患者所忽略,导致确诊时肿瘤已经进展至晚期阶段[1]。癌痛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表现,也是导致晚期肿瘤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2]。目前,临床已经证实,癌痛会严重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心理压力,缩短生存期[3]。因此,寻求有效的方法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癌痛状况意义重大。安宁疗护又名临终关怀,可有效照护晚期肿瘤患者生理、尊严、情感,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缓解疼痛感,提高生命最后旅程的幸福感[4-5]。但安宁疗护内容更为全面,对患者疼痛的干预缺乏针对性,导致部分患者疼痛缓解效果并不理想[6]。基于此,本院于晚期肿瘤安宁疗护中联用疼痛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晚期肿瘤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符合伦理要求,获得院内准允。共选择100例患者,时间为2021~2022年。数字表法分组,均分两组。

对照组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54~80岁,平均(68.25±5.43)岁。胃癌18例、结直肠癌12例、食管癌10例、其他10例。

观察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52~81岁,平均(68.30±5.42)岁。胃癌19例、结直肠癌11例、食管癌11例、其他9例。

两组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确诊肿瘤晚期。(2)临床资料完整。(3)知晓并签署同意研究书。

1.2.2排除标准

(1)精神异常患者。(2)认知或意识障碍患者。(3)住院时间<7 d的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本组患者予以安宁疗护具体:(1)尊重知情权: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完成相应检查,确诊病情后,选择适宜的时间,依照患者及家属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宜的方式婉转告知病情严重程度、生存期预估结果。(2)转变思想:给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鼓励,传递正确的死亡观念,提高患者及家属疾病、死亡认知,降低其恐惧、愤怒情绪。(3)心理疏导:医护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增进护患关系,营造和谐交流氛围,并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尽力满足患者合理需求,针对性疏导其负性情绪。(4)生活干预:充分考虑患者饮食习惯、饮食喜好、作息习惯,制定个体化的饮食、生活指导,控制饮食量同时,保证患者能够摄入足量的营养;同时基于患者作息习惯,制定详细的探访、检查计划,避免患者休息时的打扰,减少夜间病房周围的走动,保障其睡眠质量;此外,医护人员还可通过空调系统、排气系统,控制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提高病房居住的舒适度。(5)不适症状护理:医护人员需耐心聆听患者不适状况表述,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护理7 d后,统计数据。

1.3.2观察组

本组患者于对照组安宁疗护基础上联用疼痛护理,具体:(1)组建疼痛干预小组:本科挑选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患者疼痛干预小组,由主管医师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全体组员均接受疼痛护理培训工作,提高癌痛患者疼痛护理认知,提高个人护理能力。(2)护理方案制定:充分获取患者信息,经由组内讨论,制定个体化的疼痛干预措施。(3)具体护理措施:①强化心理疏导:组内成员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和支持,结合心理学所学知识,针对性疏导负性情绪,转移其注意力,放松精神状态,从而提高疼痛耐受度。②强化宣教:组内成员鼓励患者充分描述自身疼痛感受,记录疼痛相关数据,并结合患者身体素养全面评估,以此制定个体化教育方案,明确强化方向,如详细介绍疼痛管理内容和效果、晚期肿瘤治疗和预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方向,充分提高患者晚期肿瘤治护认知,积极配合护理工作。③加强思想指导: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认知,促使患者正确认知、掌握疼痛管理相关知识,但部分患者仍存在思想观念不足,悲观情绪严重问题;故而组内成员还需重视患者思想观念的引导,强调社会支持、家庭支持作用,鼓励家属多多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耐心聆听并回答患者的主诉,进一步增强患者信心,转变思想观念。④针对性疼痛干预:组内通过患者疼痛表述进行分级处理,纳入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疼痛等级,以三阶梯止痛方案处理,包括转移注意力、药物等多项内容,优先选择口服药物,并基于患者身体素养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提高用药效果;此外,组内成员还需监督患者用药,叮嘱患者严格遵照医嘱方案用药,并记录患者用药效果、不良反应等信息,以便后续方案调整。

护理7 d后,统计数据。

1.4观察指标

1.4.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绪、疼痛感得分

(1)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量表总分均为80。得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总分10分,得分越高,患者癌痛感越强烈。

1.4.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得分

采用简化SF-36量表。含睡眠质量、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四个维度。单维度分值设定100。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采用自制量表。对护患沟通、舒适度、疼痛感等内容提问。总分100,信度系数Cronbach‘α=0.824。由患者及家属匿名填写,以得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以得分60~89分为基本满意,以得分60以下为不满意。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分组总数*100.00%。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例(%)],X2检验。计量资料(1742433834388028.png),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绪、疼痛感得分

护理后,观察组心理情绪、疼痛感得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详情见表1。

表1护理前后心理情绪、疼痛感得分比较(1742433773425919.png;分)

截图1742433719.png

2.2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得分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详情见表2。

表2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1742433789201717.png;分)

截图1742433754.png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详情见表3。

表3护理满意度比较[n(%)]

截图1742433685.png

3.讨论

与早、中期肿瘤相比,晚期肿瘤患者基本已经错失肿瘤有效控制的机会,具有极高的死亡率[7]。而受癌细胞于人体组织内生长损伤神经和组织产生的疼痛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情绪,绝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低下,负性情绪严重,极为痛苦。为保障晚期肿瘤患者生命最后阶段的舒适度,临床普遍会实施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属于临床护理,又名临终关怀,是指医护人员对终末期疾病患者提供的最大程度的支持性、缓解性临床照护。诸多研究证实,安宁疗护可对症处理患者不适症状,改善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提高机体舒适度,从而提高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深受患者及家属认可[8-10]。但晚期肿瘤患者癌痛是由患者免疫力低下激活癌细胞而引起的,与环境、饮食、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均存在相关性[11],常规安宁疗护镇痛措施缺乏针对性,故而镇痛效果并不理想。

疼痛护理是针对患者“疼痛”需求制定的护理方案,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科学性。本文中,观察组护理后疼痛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证实了疼痛护理应用的有效性,与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

而观察组护理后心理情绪得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进一步凸显安宁疗护中疼痛护理的应用优势。这是因为疼痛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疼痛认知,促进思想观念转变,从而积极面对死亡和生活;同时,疼痛护理还能够重视环境、饮食等因素对疼痛感的影响,通过分等级的镇痛措施,改善患者饮食、作息以及用药,进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可见患者及家属对疼痛护理更加认可。这可能是因为疼痛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及家属转变思想观念,缓解死亡的愤怒和恐惧情绪,并加强了护患沟通,使得患者及家属能够切实体会到医院的人文关怀,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机体疼痛感,改善其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耿菊菊.安宁疗护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9):151.

[2]陆丽娟,李燕艳,赵祥华,等. 安宁疗护中老年终末期患者心理状况特征分析与干预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5):129-131.

[3]陈瑞霞.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2):179.

[4]贾爱群,曹明英,徐丹娟,等.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4):457-460.

[5]兰燕. 安宁疗护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4):2478-2480.

[6]张宁. 安宁疗护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2019,20(7):97-98.

[7]顾素玲,王香团,梁晓燕.安宁疗护在提高晚期肿瘤老年患者生命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7):268.

[8]杨蓉,肖军,樊启娥,等.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效果观察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4):92-93.

[9]蔡抒颖.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3):13-15..

[10]赵云肖,于从,郑子秀.疼痛管理在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11):17-20.

[11]关慧丹. 疼痛管理护理在癌痛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4):2263-2265.

[12]滕海霞.疼痛管理对肿瘤晚期安宁疗护患者生活质量的 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19,4(17):163-16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