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般情况选择为二零一六年一月~二零一八年十二月的七十例产妇,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助产护士一组,各三十五例。二组产妇的数据比较差异并无统计价值(P>0.05),但具有一定可靠性。
二、方法
(一)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剖腹产前,由医生对孕妇的生活症状予以检测,包含胎心和胎动,如果发现异常,及早告诉医生对症下药治疗,并做好进一步检查以及定时检测宫内窘迫;根据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医生决定剖腹产方法以保证孕妇和新生儿的平安。在剖腹产途中,情况下医生可以在产房采取救护器材,并严密监视孕妇和胎儿心脏的生命体征。在剖腹产完成后,一旦出现新生儿死亡,医院就会重新评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并配合医务人员实施急救。
(二)由接生护理小组提供的接生护理人员。①分娩期间的辅助:全面掌握孕期患者的所有资料,进行血压、心率等日常检查,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孕期健康指导,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孕期指导,以帮助产妇缓解紧张的情绪;②临产时的接生:在临产之前,要对产妇进行产后的检查,然后用挤压的方法将产妇面部的粘液和羊水排出体外,然后轻轻拍打婴儿的脚掌,然后给婴儿的后背进行推拿。如果是轻度的呼吸暂停,可以使用氧气进行呼吸,严重的病人需要通过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或者使用气囊进行充氧量;③新生儿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进行药物护理,在接受扩容药、碳酸氢钠、纳洛酮等治疗后,评估婴儿的康复状况,包括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平均心率等,并对新生儿进行 Apgar评估,以决定新出生的新生儿有无需要入院护理,以确保新生儿的身体状况。④保健方面的辅导。为了让产妇更好地认识到婴儿的死亡率,医师应向其父母提供正确的指导,包括向她们的家人介绍婴儿的死因和治疗方法,以及如何帮助她们和家人克服这些问题。通过对怀孕妇女和家庭的合理指导,可以缓解或者消除她们的担忧,安抚她们的情绪。另外,已告知生产母亲和家属,对于严重窒息的新生儿,必须在48小时之内不进食,以免损伤主要器官。⑤通知怀孕妇女家属,在看望和陪同的过程中,尽量确保她们的生命和健康,以确保她们的健康和休息,避免交叉传染。
(三)比较二组护士满意度、产程持续时间、总流产出率和评价指标;爱丁堡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抑郁症评估和心率、婴幼儿死亡情况。根据我院自制的孕产妇护理量表,将其划分为“令人满意”和“不满意”两类。
(四)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 22.0统计学应用软件,实现了数据信息综合统计分析。将测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显示,通过了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代表,使用χ2检验。P<0.05显示差值,具有重要统计意义。
三、结果
(一)2例剖宫产产妇的护士满意度比较:35例(100.00%),不满意0例;28例病人接受了较好的治疗(8.0%),不完全的有7例;结果:助产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二)爱丁堡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在进行抑郁症评价和心率对比护士进行治疗前,爱丁堡的患者的抑郁症评价和心跳频率为18.32+7.25,而在爱丁堡的患者则是18.11+7.02,而在爱丁堡则是98.78+7.25次;爱丁堡的抑郁病人在接受治疗后的评分是(13.32乘3.15)、心跳83.32乘4.22,相比之下,爱丁堡的忧郁症(5.11乘1.32)和76.78 (4.67)。在爱丁堡两位护士中,抑郁与 HR指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术后爱丁堡妇女的产后抑郁症得分及心率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三)比较分娩期及分娩总出血量,分娩护理组分娩期及大失血量分别为10.32+2.21 h和255.11+66.17) ml,而正常分娩的产程及出血量分别为12.15+2.24 h和345.27+85.12) ml;结果显示,在产期内,助产护理组与正常组相比,产程较长,平均流产率较正常组低,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四)两组发生窒息的发生率对比,控制组有1名(2.86%)新生儿窒息,而在接生组中有10名(28.57%)发生;产程护理组与正常组相比,其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四、讨论
如何预防新生儿重症死亡率,改善新生儿护理质量,是目前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好围产期的护理工作,在产后对孕妈进行客观评估,及时处理高危因素,做好产后的预防和护理;以避免发生严重的意外。
结果显示,在爱丁堡地区,助产护理组的抑郁症评分、心率指数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且存在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的辅助分娩护理效果明显,可有效地降低产妇的抑郁情绪,降低产妇窒息的发病率;缩短了生产程,并使总流量下降。
参考文献
[1]飞秀丽.助产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7):50.
[2]倪配娣,冯慧.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助产护理方法及应用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174-175.
[3]彭雪梅.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100.
[4]吴幸芳.新生儿窒息与产科因素的关系研究及护理策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7):2616-2617.
[5]鲍丽娟,胡丽娅,缪小红.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08):38-40.
[6]胡秀.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助产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3):467-468.
[7]黄小琴.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助产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6):2250-2251.
[8]蓝秋如,李霞,沈润华.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66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7):117.
[9]黄珠莲.亚低温治疗法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9):234-235.
[10]杜红艳.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23(12):123-124.
[11]刘晓勤.自然分娩助产技术在产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1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