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病的疗效价值分析
庞杰 张昊 刘涛 张小胜 许婵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庞杰 张昊 刘涛 张小胜 许婵,. 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病的疗效价值分析[J]. 医学研究杂志,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51.
摘要: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15例,对照组开放踝关节融合术,观察组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OFAS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病的效果显著,改善踝关节功能,安全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踝关节骨关节病;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AOFAS;并发症
DOI:10.12721/ccn.2023.157151
基金资助:

踝关节骨关节病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等,严重程度会逐渐加重,影响生活质量。踝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方式比较多,踝关节融合术是常见方法,长期固定踝关节,促进骨头生长,并提升病变的踝关节稳定性,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关节镜技术的应用为踝关节骨关节病带来新希望[2]。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作为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将关节镜插入踝关节内,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准确清除病变组织,并完成融合术的操作,改善活动功能,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恢复期明显缩短[3]。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15例,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19-68岁,均值(41.68±3.57)岁;观察组:男9例,女6例,年龄20-67岁,均值(41.63±3.59)岁,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符合踝关节骨关节病诊断标准;患者和家属知情研究;排除标准:无沟通能力;资料缺失;凝血功能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全麻操作,踝部做切口,显露踝关节,去除软骨,金属螺钉或板条固定骨头。

观察组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仰卧体位,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和铺巾,连接C臂X线机,关节镜前外侧入路,检查踝关节腔内情况,清除残留软骨,刮除硬化骨直至软骨下骨板,最大限度保留骨组织,软骨清除后,部分骨硬化区微骨折处理,清除胫骨前方骨赘,扩大关节镜操作空间,清除关节软骨。将后足后翻0-5度,调整内翻、外翻畸形。如果畸形不严重,微调关节镜,如畸形严重,考虑开放手术。手术完成后,通过C臂X线机在胫骨内侧转入2枚空心螺钉,克氏针穿过胫骨至距骨。

两组术后康复指导:术后恢复期进行踝关节的轻度牵引,适当的主动功能锻炼,如踝关节活动性练习和功能训练,促进关节的灵活性;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主要包括小腿前肌、小腿后肌和踝关节周围的肌肉群;逐渐负重和无负重下步态恢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包括上下楼梯、站立、行走等日常动作的恢复训练,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1.3 观察指标

比较手术情况指标。

比较并发症情况。

比较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量表)。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

2 结果

2.1手术情况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手术情况(1742434156707748.png±s)

截图1742434135.png

2.2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并发症(n,%)

截图1742434105.png

2.3 AOFAS分数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AOFAS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AOFAS分数(1742434083842635.png±s,分)

截图1742434062.png

3 讨论

踝关节骨关节病是常见疾病类型,由外伤、退行性疾病、炎症性关节病等导致,出现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痛苦,导致踝关节功能丧失,需及时干预治疗[4]。开放踝关节融合术是常用手段,将踝部的骨头通过手术方式进行融合,减轻疼痛并增加关节的稳定性。但是该手术需要切开操作,对组织和韧带造成损伤,术后恢复周期较长,需要面对术后康复期的不便和痛苦。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病优势更为明显,无需大面积切开,创伤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恢复期缩短[5]。关节镜手术更精确地观察和操作踝关节,降低手术风险,降低对周围组织的伤害。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属于微创手术手段,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病展现出独特优势,与传统手术相比,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得益于手术的微创特点,小切口方式完成操作,减轻组织损伤和术后疼痛,缩短患者康复和出院时间[6]。在本次的研究中,比较传统手术方式,住院时间缩短非常明显,给患者提供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治疗体验[7]。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的术中失血量少,微创手术采用微创方式进行,只需小切口就能满足手术要求,借助先进的关节镜技术进行操作,术中出血量大幅减少,降低术中操作对患者体质的影响,也降低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为术后恢复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8]。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手术时间长,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操作比较精细,关节镜技术要求医生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要求较高,操作时间相对较长。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在手术前能进行精准诊断,可清晰地了解患者踝关节骨关节病的情况,为手术提供准确的参考,手术操作更具备规范性的特点,确保并发症总发生率低。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完成,避免因为操作失误导致并发症的出现[9]。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采用先进技术设备进行,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风险,相比传统手术,关节镜下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完成,创口小、出血少,减轻术后疼痛感受,降低感染风险[10]。术后能给予患者更为全面的康复指导,开展规范的康复训练,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起到积极作用[11]。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AOFAS分数高于对照组,踝关节融合术能一定程度减轻疼痛感受,为关节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改善行走能力,行走姿势逐渐改善,有助于恢复正常步态,提升AOFAS评分[12]。踝关节融合术可以帮助患者重建足部的稳定性,改善平衡能力,使整个足踝部位更为稳定,避免因踝关节骨关节病导致的下肢不稳定问题,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姿势。踝关节融合术能够降低炎症反应,减轻软组织损伤,促进患处的愈合,提高AOFAS分数。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踝关节融合术有效避免关节炎和软组织受损导致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恢复早期功能。

综上,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病效果明显,安全度高,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景斗星,于继岗,靳文阔,等.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 35(6):657-658.

[2] 战英,袁振灿,张强.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踝关节结核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 2023, 21(4):581-584.

[3] 冯国英,李佳明,鲁大路.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对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观察[J].医药界, 2020(18):624-624.

[4] Berk T , Baal M V , Sturkenboom J ,et al.Functional Outcome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Arthrosis Undergoing Open or Arthroscopic Talocrural Arthrodesis-A Retrospective Cohort With Prospective Follow-Up.[J].The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Foot and Ankle Surgeons, 2021(15):482-482.

[5] 崔新华,邢雪姣,郭中帅.关节镜下外踝中心微创入路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 20(4):35-36.

[6] 尹金旺,朱康,王晓桐,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及影响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J].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0, 7(2):15-18.

[7] 张鹏.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21,16(28):55-57.

[8] Bloom D A , Hurley E T , Alaia M J ,et al.Author Reply to "Regarding 'Tranexamic Acid Has No Effect on Postoperative Hemarthrosis or Pain Control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Bone-Patellar Tendon-Bone Autograft: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rthroscopy: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 related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rthroscopy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 and the International Arthroscopy Association, 2021,37(7):57-57.

[9] 赵学航,韩秀丰,李学阳.关节镜下加压螺钉内固定踝关节融合治疗重度踝关节炎患者的效果[J].淮海医药, 2023, 41(4):385-388.

[10] 张开一.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其Baird-Jackson评分及关节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 2022,46(9):1073-1075.

[11] Feldman M D .Editorial Commentary: Arthroscopic Ankle Arthrodesis Requires Intraoperative Deformity Correction: Size of the Deformity Is Not the Primary Determinant of Outcome[J].Arthroscopy: the journal of arthroscopic & related surger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rthroscopy Association of North America and the International Arthroscopy Association, 2020(10):36-36.

[12] 齐亮,秦妮,赵赞栋.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融合术对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24(2):117-1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