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孙卫峰 刘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卫峰 刘莹,.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学杂志,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05.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实践中应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效果。方法:时间记作2021年2月-6月,给予我院进行手术诊治的100例患儿加以均匀化分组,对一般麻醉组50例患儿实施氯胺酮药物、对特殊麻醉组50例患儿实施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联合药物,研究手术麻醉的有效性。结果:特殊麻醉组患儿心率指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与血氧饱和度指标在麻醉使用之后到手术过程,不出现显著的变化趋势。一般麻醉组患儿相关指标(心理指标与平均动脉压指标)在麻醉使用之后到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完成都体现出上升的趋势,和麻醉之前进行比较,数值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然后血氧饱和度指数病不出现明显差异,p>0.05;一般麻醉组患儿出现呕吐有3例、出现精神反应有2例、出现舌后坠有3例,总比例是16.0%,明显高于特殊麻醉组患儿,p<0.05。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联合作用在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小儿手术;麻醉效果
DOI:10.12721/ccn.2025.157005
基金资助:

临床医学上,要想科学的进行小儿手术,需要首选干扰性小且手术之后容易清醒的麻醉药物,时刻保障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小儿全身麻醉的处理上,十分常见的药物便是氯胺酮,此药物产生的麻醉成效相对显著,基本上不会对患儿的呼吸系统正常运作过程带来负面影响。可是增加麻醉药物剂量之后可能造成诸多不良反应,也就是说小儿手术麻醉最好不要单一化的运用此药物。为此研究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起到的麻醉成效,挑选100例患儿视作分析对象,实际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1年的某阶段内,给予我院接受手术诊治的患儿视作研究对象,划分一般麻醉组与特殊麻醉组,前组男性有22例患者、女性有28例患者,年龄在2-10岁之间,均数(5.13±3.47)岁,其中对15例患儿进行疝气修补术诊治、20例患儿进行内固定手术诊治,剩余的患儿接受其他类型手术诊治;后组男性有25例患者、女性有25例患者,年龄在3-11岁之间,均数(5.97±2.06)岁,其中对19例患儿进行疝气修补术诊治、17例患儿进行内固定手术诊治,剩余的患儿接受其他类型手术诊治.互相比较之下,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同时签订知情协议书。

1.2方法

手术之前,指导所有的患儿保持6个小时的禁食时间,手术操作半小时之前进行阿托品以及苯巴比妥钠注射,剂量分别是每千克0.01mg与每千克1.5mg,对全部的患者加以氯胺酮肌肉注射,剂量指数是每千克5mg.特殊麻醉组患儿的麻醉操作上,引进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等药物,利用微量泵把混合液实施恒速输注的目的【1】。一般麻醉组患儿利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实施氯胺酮溶液1%,关联具体的情况科学化调节药物剂量,手术完成之前的十分钟逐步降低药物剂量,手术完成之前的五分钟不再对患儿用药。手术过程引进面罩给氧的方式,使得患儿能够保留自主呼吸模式,动态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儿麻醉之前、麻醉之后、手术过程与手术结束时的多个指标,包含心率指数、平均动脉压指数和血氧饱和度指数,对比患儿在手术麻醉中表现出的不良反应,记录产生率【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记录患儿手术麻醉的指标变化

特殊麻醉组患儿心率指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与血氧饱和度指标在麻醉使用之后到手术过程,不出现显著的变化趋势。一般麻醉组患儿相关指标(心理指标与平均动脉压指标)在麻醉使用之后到手术过程以及手术完成都体现出上升的趋势,和麻醉之前进行比较,数值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然后血氧饱和度指数病不出现明显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手术麻醉的指标变化 (x̄±s)

1.png

2.2统计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一般麻醉组患儿出现呕吐有3例、出现精神反应有2例、出现舌后坠有3例,总比例是16.0%,明显高于特殊麻醉组患儿,特殊麻醉组患儿出现呕吐有2例、出现精神反应有1例、出现舌后坠有1例,总比例是8.0%,p<0.05。

3.讨论

氯胺酮是常见的一种麻醉药物,能够促使机体自身的咽喉部位备受持续化保护,并不会对患儿的呼吸系统正常运作产生负面影响。异丙酚属于高脂溶性药物,可抑制机体神经兴奋,起到减少血压指数的作用【3】。另外结合利多卡因药物,更好的起到麻醉镇痛效果,不只是会增强麻醉质量,还可以保障患儿在手术期间的安全,基于此进行具体医学调查。本次调查中特殊麻醉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指数较小,充分明确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使用的可行性,值得在医学领域内宣传。

【参考文献】

[1]刘春妹. 氯胺酮与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2):105-106.

[2]李春艳,张晓丽,马芳芳. 小儿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的意义探究[J]. 名医,2019,(06):250.

[3]齐海峰. 观察研究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5):9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