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子宫内膜局部发生过度增长引发,患者以多个或单个突出于子宫腔内长短不一的光滑肿物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发生不规则引导出血,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不孕[1-2]。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患病后要尽早接受诊治,目前临床上主张以手术的方式来为其进行治疗,具体术式包括宫腔镜下电切术以及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等[3-4]。为了对照分析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冷刀切除术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了7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时间范围为2022年8月-2023年8月,观察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总计70例,将这7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单双号分发法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收治患者35例。常规组3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6-42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2.35±1.24)岁,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3.12±0.21)年,研究组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5-43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2.33±1.34)岁,病程在2-6年,平均病程(3.13±0.22)年,两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者;(2)符合宫腔镜手术指征并实施手术治疗;(3)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调研者。
排除标准:(1)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2)因宫腔过度狭小或过硬导致无法扩张者;(3)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者。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手术当日清晨利用米索前列醇片(国药准字:H20000668,由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进行软化宫颈干预,将0.2mg的该药放置于患者阴道内。手术期间将患者调整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患者的外阴以及阴道,患者接受静脉全麻,如患者宫内放置有宫颈扩张棒,则需在无菌操作的前提下将其取出,扩张患者宫颈口,使其大于宫腔镜的外径,大约10mm左右,在B超辅助下将26120BA宫腔镜置入,对子宫内息肉的根蒂部位、形态、大小以及数量进行探查,使用生理盐水做膨宫处理,利用功率为80W的电切刀切除息肉,之后行电凝止血处理,并取出病变组织。
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该组患者的宫颈软化、麻醉以及消毒方式与常规组一致,利用26120BA宫腔镜对患者宫颈管、宫底、输卵管开口以及宫腔情况进行探查,确认子宫内息肉的根蒂部位、形态、大小以及数量,之后使用冷刀沿着根蒂部下方位置彻底清除子宫内膜息肉,并将病变组织取出后送检。两组患者术后均实施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评价标准
1.3.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测评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有宫腔粘连、脏器损伤以及子宫穿孔等。
1.3.2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测评
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的测评指标包括有阻力指数以及搏动指数等,并测量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
1.3.3生活质量测评
生活质量的测评指标包括有情感职能、躯体健康、角色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等,指标分值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3.4应激反应指标测评
应激反应的测评指标包括有前列腺素E2(PGE2)、皮质醇(Cor)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等。
1.3.5舒适度测评
舒适度的测评指标包括环境舒适、生理舒适、心理舒适以及治疗舒适等,指标分值越高则患者舒适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和X2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测评,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测评(n,%)
2.2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测评,详情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测评(x̄±s)
2.3生活质量测评,详情如表3所示。
表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测评(x̄±s,分)
2.4应激反应指标测评,详情如表4所示。
表4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测评(x̄±s)
2.5舒适度测评,详情如表5所示。
表5两组患者舒适度测评(x̄±s,分)
3、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属于妇科的多发病与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子宫内膜息肉大多为良性病变,患者以腹痛、白带异常以及阴道不规则出血作为主要临床表现,患病后会导致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如不尽早接受诊治极易导致患者不孕[5-6]。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掌握,但临床上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病与高血压、炎症反应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除此之外,年龄因素、生活习惯因素、环境变化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均可能对该病的发生及发展产生影响[7-8]。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而言,患病后要及时就诊,以往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大多以子宫切除术以及传统刮宫术治疗,临床实践表明,这些治疗方式的局限性较大,其中刮宫术无法完全且彻底清除息肉,患者术后极易发生复发的情况。而子宫切除术则会导致患者丧失生育能力,从而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微创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宫腔镜技术在临床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也给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9-10]。现阶段,临床上针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治疗主张以宫腔镜技术进行治疗,其中包括有宫腔镜下电切术以及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等,二者均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但其中电切术在进行治疗时由于电切温度掌控不当或患者耐热较差会引发热损伤或电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而冷刀切除术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且还会保护患者的子宫内膜,将患者的子宫内膜受损程度降到较低水平。本次研究对比结果显示,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的研究组中,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生活质量、应激反应指标以及舒适度等各项临床指标均需显著优于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常规组。
综上所述,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来说,应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温华英,何雪玲,罗雪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与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23,13(06):85-88.
[2]雷桃香,吕旺桂.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21):105-107+111.
[3]吴婷婷.宫腔镜下冷刀切除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比较[J].安徽医专学报,2022,21(03):122-124.
[4]丁海蓉.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与电切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治疗效果对比[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17):17-20.
[5]王丽娟.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07):44-47.
[6]林欣.宫腔镜下冷刀刨削术与电切术治疗育龄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对术后妊娠率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36):13-16.
[7]李锋.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在育龄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7):41-44.
[8]焦建化.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比较[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23):4-6.
[9]张雅凌.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比较[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5):137-138.
[10]尤俊霞,邓闹,谢志岳,等.宫腔镜下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6):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