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改革探研
曲高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曲高磊,.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改革探研[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409.
摘要: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脱节,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导致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师资力量与专业发展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制约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进行教育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改革
DOI:10.12721/ccn.2024.157409
基金资助: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深入,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要积极引入新的育人理念、授课方式,以此更好地引发学生兴趣,强化他们对所学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提升教育效果。鉴于此,本文将针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教育优化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引入更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课程内容也应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化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

其次,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高校应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拓宽国际视野。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提升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国际影响力。

再者,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际社会需求的对接。改革应着重于课程内容的更新,增加与现代社会紧密相关的课程,如新媒体写作、跨文化交际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队伍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参与学术研究、教学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高校也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学人才[1]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改革策略分析

(一)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技巧

在目前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由于学习科目较多,所以学习压力较大,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在毕业队伍中很难找到更好的就业方向,这种问题的产生,也使得教育工作者有着深刻的反省[2]。根据调查显示,对于学习理科类的同学来讲,就业过程中难度会相对来讲小一些,所以,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入职的原因就是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技巧,能够使得同学们通过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导致文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也是同学们缺少工作经验,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应该扎实自己的汉语言文学基础,也要将实际运用进行全方位的增强。

(二)能够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学生的文学知识学习主动性

以目前的新形势来讲,网络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在学习以及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查找到各种资源,所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使汉语言文学进行突飞猛进的发展,是离不开互联网发展平台的,能够将汉语言教学引入到互联网教学中去,必然存在上升趋势。在大部分的高等院校中,能够使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对汉语言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能够使得同学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能够使得网络技术与汉语言文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学习的便捷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姿势,酷的各种资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形成语言基础。在这种学习环境下,不仅仅能够增加同学们对语言文学的了解与热爱,还能够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互动性,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三)不断引进自主合作模式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教育体系中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教师想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阻碍。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在传统模式下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习积极性不足。因而,为了实现教育改革,汉语言文学教师应尝试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引进自主合作模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知识点讲解、研讨之中,积极与同学、教师互动,为课堂注入活力[3]

例如,在“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引出问题——什么类型、 什么时间段的书籍可以被称之为中国当代文学? 以引导者、指导者的身份,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手段来查阅、讨论什么是当代文学,并举例哪些属于当代文学后,再引导学生进入全班讨论阶段,共同来评定《大城市之小孩玩火》《毛二总统》《拘留十五日》等当代文学作品的风格与特点。如此一来,既充分彰显出了合作学习的魅力,又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

(四)设课堂的实践环节

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既要引进自主合作模式来转变教学模式,还要联系学生学习情况来优化课程设计,增设课堂中的实践环节,使得学生边学边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4]。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既要大力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的汉语言文学活动,创造汉语言文学知识点的实践条件,通过亲身经历、竞争互动等,体会不同语境、不同场合中的语言差异及文化魅力,又要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巧妙地将实践活动融入课堂之中,增进师生、生生互动,逐步提高学生汉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技能。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播放古装剧的录像视频,让学生来纠错,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语言、礼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文学、历史建立自身的认识,抑或者放一些轻松的汉语歌曲,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展开口语练习。

(五)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改革中,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是确保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环节。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也是对教师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的反馈,它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考试成绩,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高校应引入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小组讨论、研究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价不应仅限于学期末的考试,而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定期的小测验、课堂互动和阶段性作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从而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评价结果还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同时,评价结果也应反馈给教师,帮助他们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专业的国际化发展,还能够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5]

参考文献:

[1] 郭凯. 浅谈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文学少年, 2021, 000(023):P.1-1.

[2] 边春丽. 新形势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新丝路:中旬, 2021, 000(007):P.1-1.

[3] 孟祥铭. 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核心思路分析[J]. 视界观, 2021, 000(008):P.1-1.

[4] 田明. 汉语言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2(3):3.

[5] 韩晓枫. 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202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