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首都高校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项目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从学校、院系和个体层面考察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层级高校或学科分类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教学活动各环节对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影响有限,但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以及师生互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积极效果;高质量的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对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一定作用。因此,高校只有在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充分认识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