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视角下,教师注重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真正把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注重课程思政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融合的要点,帮助学生树立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扬的自信心,提高学生民族凝聚力。要立足于学生日常生活现状,给其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充分展现出课程思政应用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能够发挥出立德树人任务的指引作用,教师需要对其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调整,采取丰富的教学方式,利用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科内容可以和其保持良好的融合状态,构建出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体系,使得语文知识的传授更具意义。融入道德修养、政治认同等多类思政教育元素,使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并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理解认知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发展学生道德修养,健全学生人格,完美的展现出语文学科教学所具备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化的发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有效措施
(一)联动时事热点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语文教学不光要注重对学生课内资源的挖掘与运用,还要注重对学生课外学习资源的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跨媒介学习交流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新闻中的一些时政热点话题,以实现学生学习的与时俱进,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等等。
以《开国大典》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开国大典相关的纪录片、电影等影视作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热烈情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时政热点话题,如国家的发展成就、国际形势的变化等,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能与现实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会在学习中逐渐培养出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等优秀品质,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挖掘教育资源
把控教材和生活统一的教学理念,让语文知识可以和学生生活实践良好的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传递思政元素,促使学生将其所掌握的内容投入到实际生活当中,不可将其教学完全局限在理论知识的讲授方面,而是要注重思政元素所具备的指导作用。不管是写字教学,还是阅读教学等多个模块均能够挖掘出带有思政教育意味的元素。在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时,要设定好写作主题,让学生将个人情感寄于到写作的文章之中,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为前提条件,熏陶并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及学习能力,所以在融合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时,必须要坚持有的放矢的教育原则,合理设置学习支架,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从而让学生能够获取丰富的语文知识。例如,在讲解《祖父的园子》时,需要让学生朗诵该篇文章,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童年快乐,感受祖父的园子对于“我”的意义,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让学生进一步精读文章,品味语言内容。提出问题:“祖父戴一顶大草帽....这段文字表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你们想象一下,作者在园中还会做哪些事情呢?”,布置续写任务,利用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深思,让学生能够知道“我”对于园子的喜爱之情,教导学生能够珍惜和亲人之间的相处时间与机会。
(三)引入生活案例
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往往更加鲜活、具体,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巧妙地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选取那些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生活案例,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对比,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热烈的讨论与思考,教师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课文中的思政元素,深化他们的思想认识,从而起到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
以《为人民服务》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当代社会中涌现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通过视频、图片或文字资料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些生动的事例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场景,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这些案例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先进人物的行为背后所体现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或听闻的为人民服务的小事,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思政元素的认识。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你在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为人民服务?”等,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不仅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充满了正能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为人民服务的种子。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语文和思政的融合教育,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度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出更符合当前小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的课程思政教育方法,并分别就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多方展开探究,提高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龚洁.挖掘语文课程思政价值,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J].教育界,2023,(32):131-133.
[2]杜婕,谷月.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小学语文教学[N].江苏科技报,2024-06-03(B06).DOI:10.28472/n.cnki.njskj.2024.00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