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是以腰腹部突发性绞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泌尿系统结石之一,该病发生后会使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感,需要尽快接受治疗,促进结石的排出,在改善病情的同时减轻患者疼痛症状。经过观察发现,大部分输尿管结石患者存在着负面情绪,加之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后易使疼痛程度加重[1-2]。疼痛护理管理是护理人员针对疾病特点与患者情况制定的一种疼痛管理模式,本院将其应用于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纳入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发现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P>0.05,均于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纳入,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均为男性,该组年龄:30~70岁,均值(50.23±10.56)岁;输尿管结石部位:上段12例,中段8例,下段10例。观察组均为男性,该组年龄:30~70岁,均值(50.14±10.64)岁;输尿管结石部位:上段13例,中段10例,下段7例。
纳入标准:(1)输尿管结石患者,病情经超声检查、腹部X线检查等确诊;(2)同意加入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认知障碍、传染性疾病者;(2)合并恶性肿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者;(3)合并心、肝、肺功能障碍者。
1.2方法
应用常规护理于对照组,由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生命指征,为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补充液体,维持电解质平衡,遵医嘱用药治疗,对尿路感染进行控制;为体温超过37.5℃的患者进行物理降温。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方法:(1)全面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等,结合患者特点制定护理措施。(2)营造舒适环境,为患者通过物理的方式进行镇痛,包括冷敷、热敷以及协助患者翻身等;针对疼痛发作的情况,首先要患者更换舒适体位,随后深呼吸,使肌肉放松后减轻疼痛。(3)予以患者陪伴与安抚,通过情感支持与心理疏导的方式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4)针对疼痛评分达到4分的患者,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止痛,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各项情况,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以及有关注意事项,并配合应用扩张输尿管、解痉药物。
1.3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评估工具为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2)护理满意度:评估工具为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80-100分、60-79分、≤59分依次表明高度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计算护理满意度时以达到高度满意与基本满意两项标准的患者例数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8.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x̄±s)比较行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行X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表1显示,比较入院时评分,差异检验值显示P>0.05;观察组NRS评分在治疗12h、24h、72h后较对照组低,并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3.讨论
大部分输尿管结石患者不了解自身病情,治疗期间多伴随着不良情绪,再加上对疗效与预后的担忧等因素会将进一步加重疼痛,对患者术后康复构成影响,故治疗时辅以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极为重要[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RS评分在治疗12h、24h、72h后较对照组低,并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分析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可为下一步护理方式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营造舒适环境,采取合理方式镇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让患者处于良好舒适的状态中。大部分患者会因为疼痛症状而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提供心理疏导,能够减轻疼痛症状造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后续的治疗与护理创造良好条件[4]。此外,疼痛护理管理增加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注程度,有助于及时发现与处理患者的异常症状,保障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带动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5]。
综上所述,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有助于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参考文献】
[1] 杨江云, 王莹. 基于健康促进管理模式结合个体化疼痛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疼痛介质及健康素养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09):161-163.
[2] 周沂蔓, 钱苏波, 顾珺. 基于循证理论的疼痛护理干预在输尿管结石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 025(019):107-110,122.
[3] 杨赛琼, 邱金花, 李序舒. 基于循证的疼痛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22, 28(20):25-27.
[4] 官俊杰, 马丽梅.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应用以循证理论为基础的疼痛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21, 19(20):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