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
何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何甜,. 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J]. 中国教育研究,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220.
摘要:
伴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语文教学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变。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时除了要传授书本中的基础知识还要意识到审语文欣赏教学的重要性,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还能在一定成各行堵上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高校学生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DOI:10.12721/ccn.2022.157220
基金资助:

引言:

审美教育的作用可以通过美感活动来引导学生精神的发展,为此高小语文教师在开展相关教育时可以借助艺术、文字等其他形式来加强对学生的美学教育,使其成为一名具有较强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除此以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美学教育对学生相关知识体系的建设以及内心世界的净化有着非常大得好处。

一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的“审美教育”,就是教师通过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实践活动去调动学生追寻美、热爱生活的思想以及愿望,最终构成正确的审美理念。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是比较单一且无聊的,但是如果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了美学教育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高校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普遍都十分优美,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语文作为一门富含美学的学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刻板的教学方式以及口吻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是不可能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而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审美激情。科学合理的美育方式能够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充分激发出来,进而更好的触碰其的精神世界,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快乐的接受相关知识。“美”可以让人们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如果在实际生活中一味的追求流行,那么只会更加承托出内心的空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通过感知层面的美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进而拥有健全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观念。

二、语文教师的审美情感修养的具体体现

1对生活充满热情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掌握众多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使用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相关教育,那么教学内容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展进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尽可能的将语气放缓要像朋友一样与他们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倍感亲切进而产生更强的自信,从而在课堂上勇于表现自我。

语文教师作为一名社会经验非常丰富的成年人,其心态注定与学生的不一样但是也会有一定的烦恼,这些烦恼可能是生活上的也有可能是工作方面的,例如家庭生活、孩子的教育等等。纵使有再多的烦恼也不能将其传达给学生。为此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要以最好的状态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

2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

广大语文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交流,私下里也要维持在这种亲密的关系,这种交流既可以是学习上的交流也可以是情感方面的交流,但不管是哪一方面的交流教师都要做到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所谓的“真心实意”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互动时所表露出来的感情一定要是最诚挚的,说出来的话语也不要太过于客套,如果说话的语气太过于冷淡这就会让学生更为反感。除此以外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所有学生的感受,不要因为他们的生活情况以及学业上的差异而产生偏见,这样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一旦学生对教师产生不满就不会对其进行教学上的配合,其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素养也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如何在高校语文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

1利用现代文学使学生感受到自然和人情的美

在高校语文课堂中难免会涉及到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在这当中不仅有我国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还有一些优秀的外国作品,这些作品的质量非常的高,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作者的表达手法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学素养。

举个例子: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对钱钟书的《围城》这本书的鉴赏时,可以先对学生介绍一下钱钟书这位作者的详细信息以及写作手法,然后引导学生对这本书的目录进行浏览使其明白作者写作的方向以及文中大致的内容。在浏览完毕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这本书进行快速的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就能了解到原来这本书讲述的是抗战初期人民群众和军人们的生活以及知识分子的思想。作者的思想以及未来抱负都可以通过书中的每一句话来体现,学生通过简单的阅读就能在无形之中培养其阅读兴趣以及感受到文字之美。

2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被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正是这些设备的出现,才能更大限度的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举个例子: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首先要将学生感兴趣的文字片段投放到学生们的面前让他们进行阅读。待学生阅读完毕后再将与其相关的电视剧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并要求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与身边的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并对电视剧改变的好坏进行评判。如果学生对这部电视剧并不是很感兴趣,就可以在课堂上设立相关情景,让学生亲自去扮演剧中的角色对段落中的内容进行演绎,这样不仅能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也能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结束语: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高小语文教师不仅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只有将两者结合到一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楠.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策[J].大学教育,2019(16):22-24.

[2]胡红洁.高校语文教学中相关教育的研究[J].语文建设,2019(9):3-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