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孕育出了伟大的抗疫精神。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大力弘扬抗疫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在抗疫精神中吸取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一、深刻理解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校要挖掘抗疫精神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将抗疫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思政课堂、校园活动等载体,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大学生筑牢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思想政治基础。
一是有助于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在于理想信念培育。在新冠疫情的抗击过程中,广大人民无私奉献,相互扶助,众志成城,始终相信我们定会战胜疫情,中国必将取得疫情阻击战的胜利,在这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抗击疫情的典型,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相较于国外,如今,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这与抗击疫情过程中形成的抗疫精神息息相关。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将抗疫精神融入其中,以抗疫精神为关键,提升抗疫精神的感染力,引导大学生面对艰难险阻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有责任、有担当的当代大学生,勇担时代重任。
二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奋不顾身、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激励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璀璨地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前进力量。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听从指挥、服从大局,无私奉献,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极大的自我牺牲精神,为战胜疫情,形成了一个个感人的生动故事,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通过一个个感人的生动故事,学生可以感受到了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加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使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去,积极地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主动担当作为。
三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举国同心的团结精神,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的育人功能。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在抗击疫情中,全国人民服从调度,祖国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既有医护人员,又有我们可爱的志愿者,还有我们无数的基层疫情防控工作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用实际行动诠释家国情怀。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需众志成城的精神品质。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们感受到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举国同心的团结精神,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民一起,与祖国共行,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行的更正,走的更远。
四是有助于培育求实的实践品格。在阻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我们全国人民人人参与,人人支持,把个人的力量融入国家的力量之中,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形成了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美好篇章。在3年的疫情防控中,很多大学生也贡献了属于自己的力量,他们有的是可爱的志愿者,有的是基层工作者,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乡,他们坚守岗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服从调度,积极上进,人人争当先锋,校内与校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蓬勃力量,形成了务实负责的实践品格,切实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广大学生实现自己梦想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二、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遵循
在阻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找准着力点,既有感染力,又能够使广大学生欣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实际,结合时代特征,使学生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让广大学生接受和认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下,将理性的思维转化为大学生日常的价值追求,成为学生在精神和行动上自觉行为,从而起到入脑入心的作用,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积极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求实意识。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真诚奉献,主动担当作为,在抗击疫情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践行伟大的抗疫精神,在实践中吸取抗疫力量,在疫情防控中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为阻击新冠疫情,制定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疫情防控发挥了重大作用,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坚定四个自信,生动诠释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意义。
三、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资源。要以培养新时代新人为出发点,积极开拓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使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汲取成长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作为。
一是在思政课中引入抗疫精神。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首先,思政课老师应加强对抗疫精神的理解与研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次,拓展教学内容,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引入抗疫精神新鲜血液,赋予新元素、新解释,侧重抗疫精神指导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方面的成长。最后要改革教学方法,要用生动、丰富的教学方法将抗疫精神融入课程中,提升亲和力和感染力,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使抗疫精神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具体化、日常化、形象化。
二是坚持典型引路。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形成了无数感人的英雄事迹,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他们甘于奉献,不求回报,为抗击疫情主动担当,受到了广泛赞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榜样,向榜样看齐,向榜样学习,将榜样体现的抗疫精神转化为自身学习前进的内在动力。同时,引导学生争做先进,争做榜样,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向榜样看齐,转化为锐意进取的行动力量,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
三是注重文化熏陶,将抗疫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抗击新冠疫情我们取得了重大成果,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爱国主义要体现时代特征,如今的抗疫精神为广大青年学生生动的上了一堂时代思政课,在广大学生中形成了情感共鸣,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抗疫精神在大学生中传响、传远、传久,引导大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
作者简介:赵帅,男,汉族,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