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对于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成功的CPR仅仅是患者康复之路的起点,复苏后的患者往往面临着生理功能受损、心理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挑战[1]。这些挑战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在当前的医疗实践中,虽然常规护理能够为CPR后的患者提供基本的生命支持和治疗,但在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急诊护理干预在CPR后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急诊护理干预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心理支持、早期活动促进、营养支持等多种措施,全面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2]。本研究进一步明确急诊护理干预对CPR后患者康复效果的积极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48例接受CPR并成功复苏的患者分为两组,各24例。纳入标准:符合CPR指征并成功复苏的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复苏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能够接受护理干预。排除标准: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疾病者;复苏后无法自主呼吸或需长时间机械通气者;对本次研究干预不配合或中途退出者。对照组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45-71(57.38±8.42)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2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3例。研究组中男14例,女性10例;年龄46-69(58.14±7.93)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3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基础生命支持护理以及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增加系统化、个性化的急诊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呼吸康复训练:早期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帮助患者通过自主深呼吸、有效咳嗽等方式提高肺功能,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预防肺部感染。(2)心理干预: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缓解患者因CPR后产生的焦虑、恐惧情绪,提升其康复的信心。使用评估工具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由心理医生介入。(3)早期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适时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维持机体的营养代谢平衡,促进康复。(4)预防并发症:针对复苏后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呼吸道护理、适时调整营养支持方式、监测胃肠功能,并给予保护胃黏膜的药物。(5)个性化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体位训练、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期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1.3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压疮等。
1.4统计学分析
SPSS25.0软件统计数据,比较采用t/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研究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分,x̄±s)
2.2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CPR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急救手段,但复苏后患者的预后仍面临诸多挑战。CPR虽然能够恢复部分患者的自主循环,但复苏后的脑损伤、心脏功能障碍以及多种并发症的高发率,严重影响长期康复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心脏骤停期间,大脑及其他重要器官长期缺血缺氧,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即使自主循环恢复,仍然会出现神经系统、心肺功能以及代谢功能的显著障碍[3]。临床上,CPR后的患者往往需经历漫长的康复过程,其间并发症的发生频率高,神经功能的恢复较为困难。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CPR后的患者恢复生命体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长期预后,成为临床护理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这一结果可能与早期实施的呼吸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干预密切相关。呼吸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肺功能,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自主呼吸,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而心理护理则通过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此外,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尤其是在肺部感染和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进一步表明,急诊护理干预不仅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还通过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如营养支持和呼吸道管理,预防了复苏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在急性期,及时的营养支持能够维持患者的能量代谢平衡,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和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促进CPR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王淑艳,高洪涛,吕娜.急诊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CP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3,18(12):1649-1652+1657.
[2]吴静,张颖,惠艳红,等.急诊护理联合便携式CPR仪在成人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3,36(18):142-145.
[3]陈珠珍,李艳津,沈玉英.优化急诊护理对CPR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3,52(01):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