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强调,教育者应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绘本画面,通过阅读激发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当前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重视不足、读本选择不当及教学方法僵化等,严重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必须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勇于创新,探索并实施有效的优化策略,确保绘本阅读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一、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
绘本一般都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并配有色彩鲜明的插图。绘本给孩子们展示了丰富的情景和人物,比起单纯的书本,绘本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绘本阅读是一种以读和写为一体的学习方式。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老师经常会指导孩子们去看图画,预测故事的情节,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对绘本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慢慢地养成阅读习惯。此外,孩子们在阅读绘画本能的同时,也会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文化,从而获得更多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这既开阔了他们的阅读眼界,也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另外,绘本所选取的故事情节,通常都是与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给儿童以观察、模仿的机会。在对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积极的正面能量,学会了如何与别人进行交流,学会了一些社会和生活的规矩和习惯,可以对故事中的人或者事进行准确的评估,从而逐渐培养出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此同时,孩子们还可以从绘本中学到怎样与别人协作,怎样解决矛盾,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要,以此来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二、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一)创造适宜的环境
创造适宜绘本教学环境,是提升幼儿绘本阅读效果与学习兴趣的关键。一个良好、安全且开放的绘本阅读环境,能让幼儿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环境不仅要具备温馨舒适的物理条件,如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椅以及丰富的绘本资源,还要营造出一种鼓励探索、尊重差异的心理氛围,让幼儿在自由与尊重中畅游知识的海洋。针对幼儿偏好色彩鲜艳、情节新奇且与生活常识形成鲜明对比的绘本内容,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兴趣偏好,挑选那些既能激发好奇心又能传递正面价值观的绘本。通过情境教学法,如角色扮演、场景再现等,使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绘本故事,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与成就感,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同理心与社交技能。在创设开放性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教师需对绘本内容及其创作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在引导幼儿阅读时能够准确把握故事的精髓,同时启发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活动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幼儿基于绘本内容进行创作或探索,无论是绘画、手工还是口头表达,都是幼儿表达自我、展现想象力的好机会。此外,通过引导幼儿对绘本内涵进行总结与升华,不仅能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其情感与价值观的正向发展,让幼儿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丰富教学方法
幼儿是儿童绘本阅读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其参与度将对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所以,老师们在引导孩子们阅读绘本的时候,要抛弃传统的、单调的教育模式,将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真正地爱上阅读,爱上绘本。
1.范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用充满情感的方法来进行朗读,利用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来将书中的人物的情绪和情绪表达出来,或者使用夸张的语言、表情、动作,让孩子们对故事的剧情和人物的性格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比如,在读《小蓝和小黄》时,看到“小蓝、小黄都很难过。在这一段中,老师可以从语气、表情、动作等方面来描写小蓝、小黄的悲伤与焦急。如果老师有感情地朗读,再加上老师适当的肢体语言,就能让孩子们对绘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2.通过角色扮演促进儿童对绘本的了解
由于大部分的绘本都能以扮演的方式呈现,因此角色扮演是绘本阅读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当儿童完成了指定的绘本后,在了解了故事的剧情之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挑选自己喜爱的角色来表演,并配上适当的图画、音乐,这样可以增强角色扮演的吸引力。这既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刺激孩子们的想像力,让他们在演出中加深对绘本的了解,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绘本的有趣与魅力,从而爱上它们。
(三)科学选择绘本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绘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当前的绘本种类日益丰富,涵盖了童话、科普、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情感体验。面对如此繁多的绘本资源,幼儿园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好,以确保所选绘本的多样性和适宜性。幼儿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对于小班幼儿,由于其认知能力和注意力水平有限,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应特别注重画面的简洁性、色彩的鲜明度以及情节的单纯性。这类绘本能够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以《好饿的毛毛虫》为例,这本绘本通过色彩斑斓的画面和简单易懂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毛毛虫从孵化、进食到最终化蝶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满足了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巧妙地引导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循环和变化,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收获知识,培养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对于中班和大班幼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想象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因此,教师可以为他们选择内容更为丰富、情节更为复杂的绘本。这类绘本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思维的发散和深化。以《大卫不可以》系列绘本为例,该系列通过描绘大卫的各种调皮捣蛋行为,如爬高、玩泥巴等,让幼儿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认识到规则和纪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绘本中的大卫形象也让幼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的绘本阅读,不仅让幼儿在乐趣中学习,更在无形中塑造了他们的品格和习惯。此外,教师在选择绘本时,还应注重绘本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通过选择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绘本,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可以让幼儿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和时事,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绘本,引导幼儿关注社会、思考人生。
三、结语
绘本教学不仅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知识,更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世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在此过程中,幼儿得以按照自身的节奏和方式成长、探索,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思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需要深入剖析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加强自身学习,重视绘本教学,结合幼儿特点合理选择绘本,采用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