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伴随着我国教育的持续发展及经济和社会的不断提升,应该调整教育方式以满足社会对于实用型人才需求,并使之符合人才培育的目标。然而,目前的学前融合教育仍然过分注重理论授课和科研工作,忽视教师实际操作能力的构建,如缺乏足够的重视、放松标准、投资不足等问题。所以,为了达到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能力的基础要求,应当致力于培养那些有能力且道德品质优秀的学前教育实用型人才。近些年,学前融合教育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其作为一种观念已经成为了全球学前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向之一。要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就必须要依赖于高质量的教育者,这使得急需加强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以便能满足各类幼儿的成长需求。
一、强化学前融合教育教师思想认知
为了增强学前融合教育的师资思维认识,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导方法,从源头开始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比如,在处理师生关系的时候,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应当把感情作为连接点,强化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以此来持续提升教师的职业水平。然而,因为学前融合教育没有具体的规定内容和形式,因此,有必要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学习国外的优质早期教育理论和实例,并有效地结合现有的融合教育法律和政策,制订实际有效的方案。此外,要让学前融合教育的人才培育效果更广泛,可以通过高校与幼儿园的联合招聘制度,增大优秀教师的招募力度,吸引优秀的幼师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去。对于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训练来说,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实战技巧,通过交流教育观念的方法,可以逐步扩展教师的知识体系,解决教师团队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并且,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进程中,他们需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利用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充分展现出教师的指导力量,塑造教师的信仰和情绪,推动教师全方位的发展,以满足教师实战技艺培养的需求多样化。
二、创设多元学前教育实践情境活动
实践环境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连接,专业实践的每个步骤都需要形势的支持。教师的专业能力只有在不同情景中相互作用下才能不断提高。在人才培训计划中,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实践能力,并确保实践课程的适当比例,通过实践目标的解读和实践环节的明确,为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中,教师可以通过反思和内化教学活动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创造实际情境和优化竞赛方案,鼓励全方位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参与幼儿园实践教学,制定系统解决方案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并以问题为出发点,关注教育难点、热点和实际问题。
三、提升素养,扮演好多重教师角色
作为一名学前教师,他们的自我支撑对他们角色履行至关重要。为了推动早期融合教育质量的进步,各地区通过以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为主导,建立起由专门巡视员、资源教师及常规学校的教师组成的融合教育团队。教师应清晰地理解并确定自身的专业领域,提高自我的专业进阶能力。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首先,增强角色意识。优质的融合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前进的重要方向,因此未来的每个教师都需要掌握融合教育技巧。教师需要积极调整教育理念和角色认知,深入了解融合教育的意义,明晰职责范围,利用自己无私的爱去引导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一起成长。其次,加强专业学习。融合教育教师应该主动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全面吸收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以此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此外,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边干边学”,逐步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融合教育经验,从而稳步提高早期的融合教育水平。
四、管理者要提供角色践行实施场地
幼儿园是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角色践行的实践场所,幼儿园管理者(园长及上级主管)支持与帮助融合教育教师、为融合教育教师提供理想的活动场所,对于推进融合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首先,管理者要建立支持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角色践行的治理机制。建立促进家校互动的联合工作机制,包括共享幼儿发展动态信息,发挥家委会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为教师解决问题协调关系等工作实践;建立幼儿成长质量管理机制,包括特殊幼儿成长需求的专业评判机制、融合教育中普通幼儿的良性促进机制等,以保障全体幼儿的共同成长,支持教师更好开展融合教育工作。其次,管理者应构建发展性教师成长体系。幼儿园管理者打造融合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梯队,构建针对融合教育资源教师、融合教育种子教师、教师全员等的不同职业发展路径。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融合教育培训机会,厚植其专业素养。同时,幼儿园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和照顾特殊幼儿所在班级中教师的教学负担,充分关注特殊幼儿所在班级教师的情绪状态,为教师提供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
五、社会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确保高品质的社会支持对于推动优质的学前融合教育至关重要,它也是促进该领域教师角色的有效助力。因此,应继续优化关于残疾人福利及教育的法律法规,积极宣传并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此外,也应该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设置适当的无障碍设备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尽可能地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鼓励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和关心这类幼儿,从而营造出有利的环境来支持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工作。鉴于当前中国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可尝试实施跨机构多元化服务的策略,培养更多的治疗专家、社工和志愿者加入到这个行业。另外,也应当给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一些政策上的保证和薪资的支持,这样既能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又能激发更多的人才投身这项事业,有助于提升学前融合教育的整体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存在大量法律法规保障幼儿们的受教权益,然而却缺乏具体法令去执行早期融合教学,所以应该借鉴国际上的优秀做法,建立一套全方位、清晰多层级的法规体系。对于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需要大力推广包容性的教育理念,并依据学前融合教育与幼童成长的需求设定教师培训的标准,在学习初期就持续刺激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和自我进步的驱动力,以此产生内在的提升力量,最大化体现外部的鼓励效果,同时在真实的场景下锻炼幼师处理各类问题的能力,让教师们也能借此机会进一步优化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且他们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度增设实践类课程,从而充实实战经历,增强自身的专长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