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时政教育的策略研究
杨凤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凤兰,. 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时政教育的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研究,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257.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改革,教育越来越讲究以人为本,教师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指导,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板块,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将思想政治课程与时政教育相结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思政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要努力攻克难题,充分将思想政治课与时政教育相结合,培养同时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学生。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策略分析
DOI:10.12721/ccn.2022.157257
基金资助: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同时具备知识积累与道德修养要求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将思想政治课程与时政教育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本文将立足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从高中政治课程联系时政教育的意义,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等展开论述。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开展时政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高中生的特点是身心发展较为成熟,但尚未形成正确的“三观”,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尤其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他们总有机会从各种渠道获得对 时政消息的不同解读。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时政教育,就容易使缺少社会经验的学生产生各种错误或偏执的想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论导向、价值导向和政治导向。其次,虽然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水平在不断提升,但其依然不能避免内容滞后的问题。而在政治课堂上进行时政教育能够有力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教师也可以通过时政教育,让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时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对时事政治素材选取不合理。在高中政治课程开展时政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对时政素材选取的不合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没有精心选取素材,对于素材的使用随意性较大。有些时政素材表述不清,针对性不强,素材的可信度低,甚至有的素材有错误的政治倾向。用这些时事政治素材进行教学会影响教学效果[1]。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选用了一些具备娱乐性却不具备教学价值的政治素材,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教学过程中选取的素材应该是条理清晰内容完备的时事政治素材,具备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政治态度等基本要素。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时政教育素材作为一种源自于社会实践生活的教学资源,其展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一场演讲、一段宣传视频等。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采用文字来开展时政教育,学生在大段大段的文字阅读中会产生倦怠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得学生脱离教学轨道,让思想政治课开展时政教育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具体来说,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会通过订阅时事杂志、关注时事热点新闻等方式获取时政教育素材,教学资源产生的渠道过于单一。而学生本身对时事政治的了解不到位,且兴趣不高,在配合学校订阅相关杂志、报纸时,其时政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在配合订阅内容对学生开展时政教育时,其教学模式仍未脱离传统教育模式的本质,学生时政学习的主动性较差。通过相关的访谈、问卷调查可知,校园广播、班会活动、课外拓展活动是学生时政教育期间接受度较高的方法,但多数教师仍采用课堂导入、案例分享等固有的时政教学模式,整体教学设计单一、僵化,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时政教育方法,用多元化时政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夯实思政课基础。

三、高中政治开展时政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结合教材内容选取时政资源。教材虽不是选取时政资源的唯一标准,但毫无疑问它是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教师从资源开发主体的视角出发,在选择时政资源时要善于挖掘教材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善于捕捉教材为我们留下的思考空间,将这些“空间”作为选择资源的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所选时政资源也要起到拓展和延伸的作用。教材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更新速度慢,然而社会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所以要想使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让时政资源作为教材的补充,以弥补教材的滞后性。以此为导向,对时政资源的选取,应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科目标为中心,探索不同资源素材的共性和互补性,提升这些素材的利用效率。

(二)提高教师处理时政资源的能力。在挖掘新闻资源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确立课堂教学主题,并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处理资源的能力。具体来说,一是有做加减法的能力。当面对众多时政资源时,首先是筛选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其次就是对其进行增删,加工后使得时政资源更为精炼,更符合教学。二是设置问题的能力。优秀的问题能够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效果,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要明确问题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巧设难度。并且要具备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兴趣[2]。三是讲授能力。时政资源的运用要讲求方法的科学合理,符合“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和原则,以积极性和互动性为导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提高时事关注度,积累教学素材。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不仅仅要求教师充分认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从其他途径获取相关的时政信息补充课本上的内容,促进政治课堂与时事政治的有效结合、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使高中政治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更有针对性的、目的性地进行教学,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压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政治的魅力。教师获取时政信息的途径有新闻、报纸、电视、网络、杂志等。关注时政信息并不是一件短期任务,而是需要教师不断坚持。时事政治每天都有,教师要坚持看、不断整理、归纳、理解其深层的价值,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四)鼓励指导学生参与时政资源的开发。时政资源和素材是学生智力、情感、思维力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其开发利用需要教育主客体的共同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时政资源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信息满足不了其核心能力提升所要求的高度,所以学生要主动去探索。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抓住可行的机会鼓励指导学生参与进来,利用在校时间丰富学生获取时政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当然,一切责任都由老师承担也不现实,学校和家庭同样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比如在扩充学生了解时政信息的途径时,在校期间,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设备上的支持;在家里,家长也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以指引,借助电视机或电脑播放新闻、纪录片等。

四、结语

当代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应体现出时代气息,而开发性和综合性强的时事政治资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在课堂中引入社会热点,可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满足新时代高中思政课的教学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贯彻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体现,是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对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创新实践,通过鼓励自主探究、组织专题教学、创新教学手段等方法,实现时政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旭.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学的价值、现状及路径分析[J].教育观察,2020,9(31):106-108,133.

[2]石振慧,王久才.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资源运用浅析[J].经济师,2020(6):206-20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