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学前教育以及中小学教育水平,因此我国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在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满足新时期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幼儿活泼好动,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思考与分析问题,这就更需要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图文提高教学效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基层幼儿园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难以满足幼儿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下学前教育改革的需求。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加强对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研究,对于提升幼儿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1.重视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相关的制度设计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提升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幼儿园各部门以及当地的教育部门进行合作有目的的、针对性地去推进教师管理以及培训的有关工作,最终实现能力提升的目标。幼儿园小班、中班以及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如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差,人际交往以及学习活动大多是以模仿为主,在区域活动中难以自主的进入下一项操作;中班幼儿的语言水平以及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人际交往意识增强,在区域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创造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明显强于小班以及中班幼儿,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更愿意与同伴合作完成相应的活动,在区角活动中也经常探究独立或者是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探究与创新意识。至于这一情况,幼儿园应该针对不同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的需求去设定不同班级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标准。如小班幼儿教师应具有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可以确定为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教育活动效果的作用,能够熟练的操作电子白板等常用的电教工具,具备信息道德与安全意识,减少信息平台中一些负面信息对小班幼儿的影响。中班幼儿教师应具有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小班教师的基础上还应该具有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教育资源,并且能够根据中班幼儿的语言以及认知水平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加工的能力,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合理的使用数字教育资源与电教设备,能够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以及电教设备,引导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去分析与解决问题。大班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则是在上述教师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幼儿教育活动的目标认知水平以及信息技术条件,确定信息技术与幼儿能力发展的契合点;遇见大班幼儿,在信息化环境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方案并按照方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可以让幼儿在个人或者是集体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信息技术资源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等其他能力的机会;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多方资源,探究家园合作的方式去拓宽幼儿的学习空间。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应该为园内的教师设定统一的教学标准,要在教育管理制度中明确幼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以及电教设备开展教育活动的具体原则以及基本的方法,尽可能避免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过于依赖或滥用信息技术的情况[1]。
2.重视信息化教学的资源环境建设
信息化教学资源环境建设对于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养成有着加大的影响,完善的信息软硬件设施是教师学习与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以及教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新时期地方教育部门以及幼儿园应该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环境的建设[2]。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加大辖区内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加大幼儿园信息化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以及监管,加大对着眼于提高幼儿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及信息化教学改革幼儿园的经费投入,使得幼儿园有足够的教育经费用于信息化办公环境建设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幼儿园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也应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去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例如在幼儿教师办公室加强信息化办公环境的建设,引入信息化办公一体系统或平台,不仅能够提高幼儿教师办公以及教学管理的效率,还能够让教师在办公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便于教师在信息平台上与其他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交流与经验,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幼儿园与教师应该加强合作,要重视开发与利用数字教学资源[3]。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有利于丰富幼儿教师的知识储备,也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对数字教学资源二次开发的教学能力。因此幼儿园与教师应该着眼于研究电子白板等电教设备的教学以及相关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幼儿教师不仅要将电子白板当做演示教学的工具,更要研究利用电子白板的其他功能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去引导幼儿进行简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是各种区角活动以及其他教育活动变得更生动有趣,符合各年龄段幼儿认知水平与学习需求。
3.完善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体系
幼儿园想要切实提高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这需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职前与职后培训,在职前与职后培训工作中要着眼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得幼儿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能够更熟练地将各种先进的技术用于幼儿教育活动中。因此在对新入职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中,幼儿园不仅要对新入职的幼儿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幼儿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更要重视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培训,让新入职的教师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更熟练的运用电子白板等常用的电教设备与数字化的教育资源。在对在职的幼儿教师进行职后培训的过程中,幼儿园应该根据作为幼儿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同时也应该节假日的课余时间定期举办一些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大赛、幼儿各学科课程的微课大赛,以赛促学,不断的提高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4]。在对幼儿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职前与职后培训过程中,幼儿园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幼儿教师职前与职后培训考核制度,将考核的结果与教师的薪资待遇与奖金挂钩,提高培训的效果。
4.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幼儿教师应该主动的跟紧教育改革的步伐,自身要重视与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进行交流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地方政府以及幼儿园也应该加强顶层的制度设计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环境的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切实提升幼儿教师的能力,提高幼儿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许馨文. "互联网+教育"新常态下的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策略探析[J]. 新作文:教研, 2021(2):2.
[2]杨青. 基层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 2021(24):2.
[3]罗明, 林玲, 翟丽媛. 智慧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以深圳市L幼儿园为例[J].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21(13):3.
[4]傅萸. 信息化视角下提升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J]. 华夏教师,2021(1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