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唱歌课与舞蹈的有机融合
徐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娟,. 小学音乐唱歌课与舞蹈的有机融合[J]. 中国音乐学报,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7.
摘要:
音乐教育中的舞蹈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小学生爱唱乐游的心理愿望,更能使小学生在欢快的舞蹈表演中认识客观事物,启迪思维活动,陶冶美的情操,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协调性、节奏感、表现力,同时也能辅助完成各项学习内容,实现音乐课程目标。小学生也很容易接受舞蹈与小学音乐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学得没有一点负担。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音乐唱歌课与舞蹈的有机融合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 小学音乐唱歌课舞蹈有机融合
DOI:10.12721/ccn.2021.157017
基金资助:

音乐与舞蹈通过有机融合,共同展现丰富的艺术内涵。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大多学生都十分喜欢舞蹈,但是其中绝大部分都只会一点舞蹈或者完全不会,这就更需要教师注重将舞蹈元素融入小学音乐课程中,更好地将舞蹈和音乐相结合,融合舞蹈的意趣,以及音乐的美妙性,将其完美地整合在一起,真正地拓展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一、唱歌与舞蹈融合,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着重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帮助学生从音乐的旋律、节奏和乐器的搭配当中感受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但是,仅仅凭借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来进行鉴赏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这时教师可以播放与音乐配套的舞蹈视频来实现视听的结合,让学生能够从音乐和舞蹈的结合当中更加深刻地进行音乐的鉴赏。因此,我个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会收集该曲目的配套舞蹈等来进行播放,让学生从舞蹈的氛围当中感受音乐。

二、唱歌与舞蹈融合,开发小学生主题认知引导

舞蹈通过生活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情绪,因此,在舞蹈主题上往往都是十分鲜明的。通过在音乐中加入舞蹈元素,可以很好地加强学生对于主题的认知,通过舞蹈的欣赏和训练,让学生在“动”中学习和体会人生的百态,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例如,在马上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可以让学生以《我的祖国》为主题编排一段舞蹈,而《我的祖国》是一段动听的歌曲,学生通过听歌,升华感情,并且通过情感的升华,更好地展示自身的音乐天赋,并且通过舞蹈的形式,将歌曲的内容展示得更加淋漓尽致。在《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中,主题上歌颂了祖国的功绩,感怀革命先烈,学习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的优秀传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了对音乐和舞蹈的鉴赏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唱歌与舞蹈融合,提高学生审美技能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师千篇一律地采用静听音乐、教唱歌曲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渴望和追求,他们更希望用多元化的形式汲取知识,抒发情感。例如新授《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音乐形象在脑海中描绘成一幅幅画面。这样的想象、创作过程对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形象,从而准确表达歌曲大有好处。学生设计出“大树”“正在爬树的蜗牛”“两只嬉笑的黄鹂鸟”等一系列形体动作,并分组表演。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的气氛,肯定付出努力表现良好的学生,同时注意不要让学生取笑他人,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归属感。学生在唱中舞、在舞中悟,舞蹈技能得到很大提高,发挥想象设计编排动作,形象地演绎出角色性格特点。

四、唱歌与舞蹈融合,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第一,教师可以进行对专业内容的学习,摆脱短期的功利阅读目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加科学严谨。例如,明确到小学生在音乐舞蹈学习中视觉、听觉、动作表现的差异性和统一性,从而注重音乐和舞蹈之间的有效融合。第二,教师要重视交流,向专业的小学生舞蹈教师学习,明确小学生舞蹈和成人舞蹈的区别,适合小学生的舞蹈内容和动作,标准的舞蹈动作规范,怎样循序渐进地发展小学生的舞蹈能力等。教师还要重视日常的听课和评课活动,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分享智慧,积累教学经验。第三,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这里的反思并不是简单的事件回顾,而是用新的理论重新进行整体的审视和分析,包括教育观念、课堂教学设计、小学生表现、活动结果、后续改进等一系列内容。

五、唱歌与舞蹈融合,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掌握一首歌曲或欣赏曲后,如果采用单一的吟唱、听赏来巩固所学内容,会导致学生审美疲劳,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可以运用歌曲演唱与舞蹈表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边唱边跳的欢乐气氛中不断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歌唱与舞蹈的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节奏的认识。在教授活动课《秧歌舞》时,在欣赏视频、演唱歌曲、打击乐等由浅入深的环节后,学生体会到了活泼、跳跃、富有东北民歌韵味的情绪特点。这时,教师可以在巩固环节加入“十字步”、挥舞红绸、手绢花等舞蹈动作,帮助学生掌握秧歌舞的基本舞步和体态,感受传统民族舞蹈的魅力。环环相扣的课堂活动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提升了学习效果。

结束语

小学音乐教学不仅仅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发挥,也展示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精神的风貌,体现学生的学习素养,在课程的展示和形成方面提供了更加积极稳妥学习方向,也是提升音乐教育品质的一种强大的动力。通过舞蹈元素的融入,提升学生的外在体态和内心人格培养,帮助学生提升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动力真正地展示出来,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莎莎.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J].第二课堂(D),2020(12):88-89.

[2]康园园.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0(12):83-84.

[3]张伟.借助舞蹈,让小学音乐课堂更加精彩[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1):104-10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