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双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正确地选取课程的内容与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在有限的课时中得到最大的收获。而“双减”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改变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生学习时间大幅缩减,但是在这段时间内教师要想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要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2.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的培养
在新一轮的新课改下,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指导他们展开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并指导他们展开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从而提升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在“双减”政策之下,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自身学习来了解相关的教育政策,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需要认识到,在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更是至关重要。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话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老师能够对小组进行归纳、评估,指导学生找出自己的问题,并给出对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孩子们的言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常常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重视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交流,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比如,小学语文老师在学习《春晓》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诗歌的内容,再让他们分组朗读,老师也可以组织同学们参加比赛。在阅读活动中,老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回答。在比赛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互动,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此外,在小学语文老师的帮助下,也能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小学语文老师可以把多媒体设备运用到语言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对课本进行加工和处理,然后将学生喜欢的故事情节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活动的辅助开展,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来了解课文中的内容,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学习效率
在我国的小学英语课堂上,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仅仅强调了语文的灌输,而忽视了语言的发展。在“双减”的背景下,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训练,要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他们的学习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辅导与协助,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并引导他们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举个例子,在语文阅读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简笔画”等方式画出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以及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增强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4.开展多元评价,实现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成果的评估,并将重点放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上,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提出要重视对学生的感情、价值、创造、动手等方面的重视,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提升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采用书面测试、作业测验等评价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这种方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会加大教师的教学负担。其次,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把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联系起来,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
结语
总之,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老师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水平,同时也需要他们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在实践中扩展自己的思维,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得到发展,从而使他们的核心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双减”政策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研究[A].欧阳艳艳.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2023
[2]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A].邓亚平.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2023
[3]“双减”政策下谈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策略[A].华海英.对接京津——社会形态基础教育,2022
[4]利用故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对策研究[A].陈婷.2022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高峰论坛,2022
[5]“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高启虎.当代家庭教育,2023
[6]赵念蓉.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农家参谋,2022(19).
[7]贾广岳.大数据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意识的研究[J].数据,2022(08).
[8]黄素花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亚太教育,20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