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是指非中医专业毕业的护士三年内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100学时,是提升中医护理能力重要措施[1]。传统中医护理培训评价方法主要为理论考试和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考试,虽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对中医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存在知识灵活运用不强、针对性不够等不足。客观结构化临床(objective struc- 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由多个模拟临床情境的站点组成,在每一个站点中,学员对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进行重点问诊、体检并提出诊断结果和处理方法,以获得相关分数[2]。OSCE 不同于以往医学教育,并不过分重视受试者的知识背诵考核结果,而是更加关注其有关医学知识体现方面的考核结果,且对其沟通技巧与态度较为关注[3]。相较于传统方法,OSCE具有客观化、结构化、标准化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护理教育领域[4]。因此,特对我院完成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的88名护理人员通过OSCE进行结业考核,现对考核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20年-2021年内完成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的88名护理人员(我院于2020年起对全院所有护理人员重新进行了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护理人员年龄为31(S=5.5)岁;学历为本科44人(50%),大专40人(45%),中专4人(5%);职称为护士32人(36%),护师为46人(52%),主管护师10人(11%);工作年限为≤10年58人(66%),>10年且小于20年24人(27%),≥20年6人(7%)。
2 方法
2.1 考核前准备
2.1.1 成立考核小组 成立14人的OSCE考核小组,成员包括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及中医护理教学骨干,其中中医专科护士3名、毕业于中医院校的全日制本科且工作年限≥7年的护理人员2名、职称为中医主管护师的护理人员2名。由护理部组织考核小组人员进行培训,内容为考核方式、流程、标准及计分方法等。考核小组负责录制示教视频、编写SP指引和对SP的培训、担任考官等工作。
2.1.2 病例来源及评分标准 根据多发病和我院收治的常见病选取便秘、项痹、胃脘痛、不寐四个病种,参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柏亚妹、徐桂华主编的《中西医护理综合能力OSCE考核指导》完成病例信息及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为完全做到2分、部分做到1分、未做到0分,各站计分方法为:本站得分÷本站总分×100,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
2.1.3 考站设置 共设5个考站。①考站一:病情资料收集,考核护理人员运用四诊的方法采集病情资料、身体评估、检查结果判断、人文关怀及沟通能力等。②考站二:辨病辨证与护理问题,考核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根据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辨病辨证,并提出主要的护理问题。③考站三:辨证施护,考核护理人员对相应疾病的专科护理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主要从病情观察、生活起居、饮食、用药、情志5个方面进行辨证施护。④考站四:中医护理技术,考核护理人员辨证取穴能力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能力及操作过程中人文关怀和沟通能力等。⑤考站五:健康教育,考核护理人员从生活起居、饮食、药物、康复运动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出院前个性化健康教育的能力及人文关怀和沟通能力等。
2.1.4 SP的选择及培训 选择我院工作年限≥5年且毕业于中医院校的10名护理人员为SP,由考核小组人员对SP进行标准化培训,内容为OSCE概念、考核方式及流程、SP指引等。
2.1.5 录制示教视频 由考核小组5名人员录制各考站示教视频并下发到各科室,使护理人员能直观地理解OSCE。于考核前一周将考核的病种告知护理人员(只告知病种名称),参照示教视频进行考核准备。
2.1.6 考官设置 从考核小组中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各站考官,每站考官2名,考试所需用物由各站考官负责准备,其中病例所涉及的舌象均用相纸打印成高质量版本图片。
2.1.7 考核顺序 片区护士长以5人一组的形式将片区护理人员分为若干组,通过抽签的形式决定各组考核顺序,在相应时间段内参加考核。
2.1.8 编写问卷调查 为了解护理人员对OSCE的考核体验,评价OSCE考核的实用性,特编写问卷调查表。
2.2 考核实施过程
2.2.1 考核抽签 每组护理人员按照抽签顺序进行考核,考核前在4个病种中随机抽取一个病种,组内5人再随机抽取考站确定考试内容。第一组考试队伍于考试前5分钟进行抽签,其余组于上一组第一人进入考室5分钟后进行抽签,并自行准备考站所需用物。
2.2.2 考核时限 每个考站设有时间限制,具体见表1.
表1 各考站考核时限2.2.3 考核要求 护理人员携用物进入考室后领取病例信息单,汇报自己科室、姓名及抽取病例、考站后,考官指示开始考试并计时;护理人员读题1-2分钟后开始考核,考官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护理人员需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考核,时间结束则停止考核;若护理人员经由SP提醒才答对,可酌情给分。
2.2.4 考核成绩 2位考官评分成绩的平均值为该护理人员最终考核成绩。
2.2.5 问卷调查 每名护理人员考核完成后均在考室外的准备区完成问卷调查,考官完成对所有护理人员的考核后进行问卷调查。
3 结果
3.1 考核成绩统计 共88名护理人员参加考试,87人合格,合格率为98.9%,具体考核成绩见表2。
表2 各考站护理人员考核成绩 n(%)3.2 护理人员及考官对OSCE考核的评价 共88名护理人员、14名考官参与此次问卷调查,护理人员认可度较高的项目有OSCE能较客观全面评价综合中医护理能力(84.1%)、OSCE有助于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81.8%),考官认可度较高的项目有OSCE能较客观全面评价综合中医护理能力(100%)、OSCE有助于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92.9%)、OSCE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帮助(92.9%)、认为本次考核各考站内容设置合理(92.9%)。具体见表3。
表3 护理人员及考官对OSCE考核评价 n(%)4 讨论
4.1 OSCE考核内容更全面 相比常见的单项理论+单项操作的考试,OSCE优点在于能在个案中灵活、多项地评价护理人员的临床判断、处理、应变能力[5]。目前,在护理领域,针对技能培训的考核模式中发展比较完善的是以护理程序为引导、以一个病例为线索的 OSCE模式,其目的是促进对患者的整体护理[6]。92.9%考官、76.1%护理人员认为各考站内容设置合理,从入院时评估到出院前健康教育,OSCE考核将护理程序融入到了整个考核流程,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的中医整体护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护的精髓。
4.2 OSCE有助于为以后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改进依据 ①此次OSCE考核考站三(辨证施护)平均分为90分,该考站护理人员整体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分析原因可能在于:辨证施护考核内容多为中医护理方案内容,护理部、片区、科室每月均会抽问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方案掌握情况,且在护理记录单中对辨证施护的内容进行记录,护理人员对该部分内容比较熟悉。②考站二(辨病辨证与护理问题)与考站四(中医护理技术)得分较低,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因相较于考站四(中医护理技术),其他考站考核形式护理人员未遇见,护理人员在备考期间主要把时间集中于考站一、考站二、考站三及考站五的练习,而较疏忽对考站四的准备;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辨病辨证主要依赖于医生,独立辨病辨证很少,实战经验较少,故在临床工作中将加强护理人员独立辨病辨证,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4.3 OSCE有助于评价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效果 由于护士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故护士能力评价不能终止于注册、认证或某项操作考核,持续客观的能力测评对于护士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及护理专业化发展均有重要意义[7]。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目的为提高护理人员综合中医护理能力并运用到临床,84.1%的护理人员、100%考官认为OSCE能较客观全面评价综合中医护理能力,81.8%护理人员、92.9%考官认为OSCE有助于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故有助于评价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效果。52.3%的护理人员、50%考官认为在OSCE考核中感觉紧张,可能与第一次参加OSCE考核,对考试模式陌生,故在以后会增加OSCE考核模式,逐步应用到新护士岗前培训考核、护士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及整体护理能力考核中。
4.4 OSCE对今后的工作有帮助 92.9%考官、77.3%护理人员认为OSCE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帮助,OSCE考核护理人员医学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此次考核能让护理管理者一定程度上发现中医护理薄弱环节,从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各考站结合临床实际将护理流程及内容进行了梳理,护理人员通过各考站备考进一步掌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护理流程及内容,对今后的工作开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5 展望与改进 ①因此次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系统培训考核人数较多,护理人员未完成考站一到考站五的考核,只是随机抽取了其中的一个考站进行考核,考核连贯性不佳。②此次OSCE考核病种只有4个,考核范围较小,且提前告知病种,护理人员能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准备从而获得较好的分数。后续在我院实施的中医护理方案病种基础上,将各个系统病种制作到OSCE病例库中,提高考核效果。③合理的流程设计是OSCE顺利完成的基础,一支专业过硬的考务团队是OSCE高效运行的保证,考务人员应熟悉考试规则与流程,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内容,并进行模拟预演与排练,每一环节实施均落实到细节[8]。因我院第一次实施OSCE考核,流程设计及环节斜街有一定缺陷,故建立一套规范的OSCE考核机制及流程对提高考核质量十分重要。④此次OSCE考站设置完全参照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柏亚妹、徐桂华主编的《中西医护理综合能力OSCE考核指导》,以后的考核可根据考核人群不同及考核重点不同而设置不同的考站以达到考核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EB/OL].[2010-07-21].http://www.natcm.gov.cn/yizhengsi
/gongzuodongtai/2018-03-24/3069.html.
[2]姜颖,陈丛琳,杨光静,等. OSCE在重庆市中医专科护士辨证施护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21,18(4):298-302.
[3]饶泽珍,何素兰,艾慧.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下的情景模拟教学方式对急诊科护士教学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 15) : 2706-2709.
[4]邓少娟,吴蓓,马雨泉,全小明.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评价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J].中华护理教育,2012,9(9):393-395.
[5]成守珍,陈玉英,朱颖,等.OSCE在护士临床能力评价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4):286-289.
[6] 朱雪梅,仰曙芬,隋树杰,等.护理专业 OSCE 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8):92-93.
[7]贺茜,吴欣娟.国内外护士能力测评量表的发展概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9):80-84.
[8] 张宇,朱丹彤,罗林枝,赵峻,董海涛.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OSCE考务实践体会[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2,42(4):684-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