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0~3岁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蒋见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蒋见伟,.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0~3岁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中医药,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109.
摘要:
分析在0~3岁儿童保健中采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医院当中选取0~3岁儿童50例,抽签法分组分为中医组、常规组,中医组采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常规组利用常规保健,比较护理前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营养性疾病发病率及家长不良情绪评分。结果:管理前,两组家长不良情绪评分对比,差异性小(P>0.05),管理后,中医组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营养性疾病发病率对比常规组较低,中医组家长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岁儿童保健中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用价值显著,能够降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家长不良情绪明显降低。
关键词: 中医药健康管理;儿童;0~3岁;保健
DOI:10.12721/ccn.2023.157109
基金资助:

当前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的改善,所以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也更加的关注,对我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有了新要求。2013年国家将中医健康管理纳入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而儿童保健中医药健康管理的重点是针对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和父母开展中医药健康指导[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在进行小儿定期健康检查的基础上增设了中医的健康管理。本文以0~3岁儿童为对象进行中医药健康管理,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50名0~3岁儿童,时间为2022.1-2023.6。入选条件为:符合0~3岁年龄,儿童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合并先天性疾病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常规组、中医组。中医组:男童10例,女童15例,年龄0~3岁,平均2.01±0.34岁,其中,常规组:男童11例,女童14例,0~3岁,平均2.01±0.27岁,比较两组数据, 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常规组儿童采取常规保健,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给予患儿父母常规膳食指导。

中医组儿童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其主要的指导措施有:

(1)饮食调养: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食物应品种多样。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2)起居调摄: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3)推拿: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段特点,选用合适的推拿方法。6-12月龄儿童,医生传授儿童家长做摩腹、捏脊保健。具体方法:摩腹 位置在腹部,肚脐周围。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每天2-3次。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捏脊 位置在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18-24月龄儿童,医生传授儿童家长做按揉足三里、迎香穴保健。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每天2-3次。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操作者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每天2-3次。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30-36月龄儿童,医生传授儿童家长做四神聪穴位按揉,四神聪穴位置在头顶部,两耳尖连线中点的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操作者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每天2-3次。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推拿注意事项: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医生在进行以上步骤传授的同时要向儿童父母说明坚持的重要性。通过对儿童父母的定期面对面回访,全面掌握儿童的发育状况,根据儿童的具体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措施。

1.3观察指标

研究指标: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营养性疾病发病率及家长不良情绪评分。儿童营养性疾病以单纯型肥胖、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及贫血为主,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按照 2006版《0-6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的有关指标进行判断。贫血是指6月龄以上儿童的血红蛋白低于110 g/L。不良情绪控制采用焦虑、抑郁评价表评分,评分越高表示不良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用效果进行统计, n,%代表疾病发病率,采用卡方检验,家长不良情绪评分以(x̄±s)来表达,采用 t检验,得到 P<0.05,为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中医组、常规组家长不良情绪评分对比

管理前,中医组、常规组家长不良情绪评分差异性小(P>0.05),管理后,中医组家长不良情绪评分相比常规组更低(P<0.05),见表1所示:

表1中医组、常规组家长不良情绪评分对比(x̄±s分)截图1738735618.png

2.2中医组与常规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比较

中医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低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所示:

表2:中医组与常规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比较(n,%)截图1738735690.png3. 讨论

通过饮食调养、起居调摄、推拿按摩等方法对0-3岁儿童进行规范的中医药健康管理,可以明显改善儿童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助力儿童长高,增强儿童体质,减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从而减轻儿童家长的不良情绪。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成长产生正面的影响。

综述,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用在0~3岁儿童保健中,明显降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营养性疾病发病率,可明显减轻儿童家长的不良情绪,值得借鉴应用。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