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提高小学音乐课中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谢雪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谢雪妍,. 新课标下提高小学音乐课中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J]. 中国音乐学报,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32.
摘要:
合唱作为一种主要的音乐教学方式,在小学的课堂上,合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中所占的比重很大。通过合唱课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掘出更多有潜力的人才。文章从小学合唱教学的重要意义入手,探讨了当前新课标下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发展状况,并就其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32
基金资助:

合唱是小学音乐学习与训练的一种主要方式,它的教学结果是非常可观的,深受师生的欢迎。所以,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可以在全班进行正规的集体合唱练习,把整个班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学习了基础的音乐知识,学会了旋律的表达之后,再安排同学们一起合唱,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灵活性,通过集体唱歌,体会到学习中的多样性、灵活性和趣味性,让同学们可以在音乐的汪洋大海里尽情遨游。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合唱基础较弱

在小学阶段,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是以班为中心,要求每位同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唱活动之中。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小学生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合唱实践经验,因此,在进行合练时,他们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比如音色、声音、音色、音色等等,都是目前的学生水平所不具备的。如此一来,在合奏中,学生们的心灵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2)教师合唱意识不强

随着新一轮新课改对教学进行了新的要求,高校音乐合唱的开展也需要更高的师资队伍。然而,就当前而言,我国很多中小学的音乐老师都缺少对大合唱的实践和清晰的认识,仅仅在音乐课上一味地采用了传统的唱法。而一些小学的音乐老师虽然也在积极地组织和实施合唱教学,但由于缺乏有效地利用所需的器材,同时,由于缺乏针对儿童的年龄段特征而进行的合唱歌曲的科学挑选,在无形中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又是阻碍其发展的“绊脚石”。

(3)师生课堂互动不强

高水平的合唱教学既要有学生与学生的良好的合作,又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从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看,在小学进行的音乐合唱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见。在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缺少与同学们的交流,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这使得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老师们在合唱课上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也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达到合唱的目标,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对班级合唱的调整,积极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修养,促进班级合唱的发展。

(1)创设鉴赏情境,使学生善于倾听

伏尔泰曾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就音乐爱好者来说,唯有一双聆听之耳,一双发现美的双眸,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才能真正地爱上音乐。而在小学音乐课中,以鉴赏乐谱为主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关系到其自身的美育,更是学生在合唱方面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合唱课的过程中,必须以良好的倾听能力为先决条件,充分运用多媒体器材的丰富的音像要素,营造出一种生动、具体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感受到其特有的审美情趣,使自己的音乐表达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

比如,在《嗯嗨呀》一节课上,朝鲜族民谣的歌词具有很好的曲调、自然、流利,具有很好的感染性和表达能力。学生们听着这支民族歌曲,常常可以从它的韵律中感觉到劳动群众的勤奋和乐观。所以作者将依据这首歌创造出一个鉴赏的环境,在播放这支民族歌的同时,利用朝鲜国家舞蹈长鼓舞的多媒体装置,让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是哪一种国家的舞?这都能看出什么?然后把朝鲜族叫做“白衣民族”的原因说出来,通过录像,让同学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并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将《道拉基》、《阿里郎》等朝鲜民间音乐,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孩子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朝鲜民间“安旦长短”的节奏,并通过图片了解到这首歌中所表达的欢乐和欢乐的劳动场景。在此基础上,作者将重点放在了歌曲中那嘹亮而又充满魅力的嗓音上,使他们了解到劳动歌独特的合唱特征,重新设置与学生交流的问题:“用歌颂的方式来表达欢乐的劳动情感,我们又该怎样去合唱?”这时,同学们和老师进行了紧密地沟通,有人说要配合跳舞,有人说要齐声高歌。在此音乐鉴赏环境中,学生可以在鉴赏朝鲜民谣的旋律与情感,这样既能使学生领略到朝鲜族特有的乐曲,又能创造出一种悠闲愉快的合唱气氛。

(2)组织小组活动,使学生激发热情

在小学音乐合唱课中,大部分老师都是以整个班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而作为集体成员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然而,因为班上的学生数量太多,如果只让他们进行集体的集体练习,就很难取得理想的结果。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群体的存在,将同学按适当地分组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在小组合唱团竞赛中,激发学生的竞赛意识。在进行小组学习前,作者将注重对同学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根据“同组异质”与“异组同质”的基本原理,对不同类型的同学进行了适当的分组。作者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同学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如果有些学生在音乐上有着比较扎实的底子,作者就会把那些对合唱不感兴趣的同学分成一队。对于一些合唱水平比较差的同学,作者将其与合唱水平比较好的同学进行比较。之后,作者将会安排一些合作式的练习,将不同的练习歌分成不同的组,例如:A小组的是《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B组有一首《大中国》, C组有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在团队中,我们会鼓励他们一起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作者将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正确地发现其中的缺陷,并进行针对性地改善。在各组配合练习结束后,作者将会进行小组合作竞赛,从中挑选最佳团队,并清楚地展示其优点,并激励其不断进步。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在音乐课堂上,包括音乐课程在内,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艺术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高的视觉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小学音乐教室的合唱进行辅助,既节约了教学场地,又节约了相应的教学设备,使学生不必非要去专门的音乐厅,而是利用多媒体的电子白板和其他多媒体装置随时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多媒体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共享信息,让更多的教师参与网络教学,既可以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又可以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

结语

因此,通过开展有效的小学合唱课,可以大大地充实和充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相互帮助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艺术美,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需要,对其进行灵活的编排,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合唱训练,使其具有趣味性、生动性、实用性等特点,使其逐渐提高歌咏水平,进而培养其良好的音乐修养。

参考文献

[1]郑建清.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04).

[2]董菲菲.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J].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20(11).

[3]石莉丽.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3).

[4] 吴洁.谈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合唱教学[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 (2):20-21.

[5] 沈爱红.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创造力培养[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3):8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