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初中音乐教室也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大众化的趋势,然而,目前的合唱教学还不完善,因此,教师要采取更为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初中的学生有一定的演唱水平,但是他们的合唱技术却很差。从音乐元素入手,为初中音乐教育提供一个崭新的教学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并培养其集体协作的合唱意识。班上的合唱需要同学们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音调,有感情的方式来进行集体演唱。在音乐课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体验和发展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辨识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音乐素质和歌唱技巧。
一、了解合唱艺术,学习音乐作品
合唱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合唱的观摩学习,激发学生合唱的积极性。以《小河淌水》为例,教师可以先播放音乐的视听素材让学生倾听录音,在听录音的过程让学生感受自由节奏的特点、节拍的变化、旋律的特点和音乐的情感特点,并在听后回答问题。问题 1 :音乐分成多少段?情绪有怎样的变化?用一句话描述你听了这首歌后的感受!问题 2 :你能听辨识别哪种乐器的音色?完成音乐的初步感受以后,教师播放女生合唱版的小河淌水音乐资料,在播放的过程中让学生倾听合唱与独唱二者不同的韵味,再感受合唱版的内容。在感受女生独唱、合唱版的小河淌水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合唱艺术,了解合唱艺术并初步让学生排练女生版小河淌水的合唱版,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基于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开展合唱,丰富学生对合唱的认识和理解。
二、灵活合唱形式,提升合唱兴趣
合唱形式的灵活对教师合唱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拓展合唱形式的内容。以《我和你》为例,注意两个声部密切配合是合唱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掌握合唱的形式与内容。首先《我和你》中有男声和女声,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别训练两个声部,通过分别训练的方式掌握演唱的节奏和内容,掌握声部;其次让学生倾听录音,跟着录音进行合唱。教师可以先播放《我和你》的合唱录音,在录音中有高声部和低声部两种,教师让学生跟着录音进行合唱,在合唱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两种声部的协调,从而完成合唱的目标;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在合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安静封闭的空间内对学生的声音用手机等工具进行音频的录制,然后把录制好的声音通过音响等媒介播放给学生听,在播放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分析自己合唱的声音有什么问题,通过反复听录音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合唱进行调整和优化,最终帮助学生找到两声部的结合,帮助学生完成《我和你》的合唱。灵活合唱方式需要找到合唱的逻辑,通过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合唱的内容和要点,从而有效开展合唱教学,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和质量。
三、开展声部训练,提升合唱能力
在合唱训练中多声部的训练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这是掌握合唱能力的重要条件。在多声部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务必要将个人歌唱能力、集体团队意识、协调统筹与团结合作能力等内容的学习融合在一起,通过训练不断提升学生整体的合唱能力和水平。以《摇篮曲》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受音乐舒缓轻柔的特点,同时了解速度减慢、力度减弱的过程。通过联系的方式让学生找到合唱的感觉,最大限度降低合唱学习的难度;此外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声部训练时还要让学生建立音程、音准、音高等概念,在合唱的过程中自我调节音程、音准、音高,使自身的合唱与其他学生的保持一致,提升学生声部训练的质量。开展声部训练是合唱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合唱指导过程中要考虑到初中生合唱的实际情况,从班级整体歌唱的水平出发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训练,尽量以带有一定竞赛色彩的对抗来带动学生合唱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竞赛的方式开展声部训练,让学生在合唱中融入到声部训练当中,降低声部训练对学生音乐学习造成的困难。
四、开展合唱活动,培养合唱信心
课堂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合唱活动,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讨论,发挥集体智慧进行合唱,不断培养学生的合唱信心,在合唱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与水平。一方面教师可以邀请其他音乐老师、其他学科老师来班级倾听学生合唱的活动,合唱的曲目由学生自行选择,通过邀请老师参观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合唱的活动当中,提升学生合唱的信心,在合唱的过程中学生从紧张到放松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必要的历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学校的合唱团比赛,参加年级合唱比赛,学校合唱比赛等,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入选学校的合唱团,参加校庆活动或者代表学校参加对外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合唱中逐步建立起自信心,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类合唱活动当中,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提升学生合唱兴趣。
五、强化音乐鉴赏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音乐课上,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因此,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要通过音乐欣赏课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体会到音乐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在“爱我中华”的集体合唱课中,在这一节课里,要求初中生要积极、欢快地进行合唱,使学生能够在合唱中体会到强烈的爱国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所以,在进行合唱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黄河大合唱》来进行音乐赏析,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让学生的眼睛、耳朵都能感受到,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还能让学生主动加入到《爱我中华》的集体合唱中,感受到歌曲中所蕴藏的爱国主义情怀。
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初中音乐的合唱课上,模仿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嗓音正确的学生为表率,模范生为表率,以点带面的方式,层层递进地提高班级合唱团的教学水平。在班上,合唱能力较强的学生,虽不能很好地掌握合唱技巧,音乐的核心素养也不高,但学生的模范和引导作用却更多地被其他学生所接受。此外,在与班上的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时,学生所使用的沟通语言与学生更加契合,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总之,初中音乐课堂开展合唱教学要符合音乐发展的规律和初中生音乐学习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做好合唱艺术的指导和渗透同时做好合唱形式创新,丰富合唱教学的方式、方法,注重合唱训练和指导,提升学生合唱的能力和信心。
参考文献:
[1] 周立.论合唱进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必要性[J].艺术评鉴,2022(5):109-111.
[2] 罗士芬.初中音乐“班级合唱团”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22(23):158-159.
[3] 蘇晶.中学合唱团组建与教学策略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2):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