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流行音乐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刘菁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菁菁,. 初中流行音乐教学的意义与策略[J]. 中国音乐学报,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101.
摘要:
初中音乐教学的高效性是一直是许多音乐教师研究的重点,因为初中生已经拥有了健全的独立思想,如果没有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尽管音乐课对初中生而言是一种放松的方式,但教学效果仍旧不太理想,而流行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卓越,是学生较为喜欢的音乐形式,因此,教师应打开突破口,将课堂所教授的内容与流行音乐进行巧妙的融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举不仅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流行音乐融合
DOI:10.12721/ccn.2024.157101
基金资助:

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以秉持“以人为本”为根本原则,落实“核心素养”为终极旨归。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其课程内容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简单关系,而是多维互动的复杂交织。新课标力求在适应音乐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课程方案,以最佳的方式开展音乐教学,以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意义

(一)能够激发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初中生是伴随着流行音乐成长起来的,流行音乐在他们的认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点缀。在学生内心深处,流行音乐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他们十分喜欢流行音乐。现今流行音乐已经被社会各阶层人士所接受,是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群众广为传唱的一种音乐形式。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选取适当的流行音乐作为课堂研究内容,利用流行音乐这种新奇的音乐形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助于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当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音乐。通过学习流行音乐,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音乐知识,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当听到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回忆起课堂中学到的音乐知识,通过学到的音乐知识和学习方法主动研究、学习喜欢的流行音乐。

二、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融合式教学,革新教学理念与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音乐教学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同时,也对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教八年级上册《天堂》这首歌曲时,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便是能够引导学生去欣赏和感受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教师在教这首歌曲的时候也要详细的为学生介绍蒙古族民歌的演唱特点,分析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学习兴趣。不过由于学生们知识层面较浅,蒙古族民歌并不了解,因此如果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只是将课本上的内容进行灌输式教育的话,会造成学生的认知困难,也难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所以教师就需要适当的转变教学方式,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关联性教学,拓宽音乐教学领域

如果去研究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如今许多流行音乐大多都是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可以说流行音乐也是传统音乐的延展。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尝试关联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将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进行有效的关联,可以开拓新的音乐教学领域的同时,也能够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可以通过此方法学习到更过的音乐知识和掌握更全面的音乐技能。例如,在授课七年级下册《友谊天长地久》这一苏格兰民歌时,也要分析出它首先采用的也是传统音乐的形式。第一,教师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简要介绍出这首歌曲的音乐背景与音乐形式,重点讲述这首四拍子的歌曲,在这首歌曲中通过对友情的表达去展现友谊情感的真挚,饱含情感的去教会学生该如何让去演唱这首歌曲。为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学习的兴趣,关联教学的方式便可以在此处应用。第二,教师播放与此相关的流行音乐作品,如我们所熟知的《匆匆那年》《别知己》《青春纪念册》《干杯啊!朋友》《那些年》《朋友仔》《知心友》。这些流行歌曲都是歌颂友谊的音乐作品,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也是《友谊天长地久》歌曲的一种延展,学生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可从外国民歌这一传统音乐形式,体验外国民歌是如何用舒缓轻松的曲调歌唱友谊,而我国节奏轻快又小清新的流行音乐,则是在展现一种轻松明快的纯真友情,学生在演唱学习这两种音乐形式时,能够在不同音乐的学习途径中,熟悉此类音乐作品。

(三)歌舞教学,体现音乐学习的独特魅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想要将流行音乐更好地引入,教师就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探索研究融入的方式和策略,让学生不会觉得太突兀,因此教学方式首先是要合适,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歌舞的导入也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式,音乐带给我们的只有听觉上的感受,如果加入好看的舞蹈,就会呈现出音乐的无限魅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的氛围之中。例如,在教授《青春舞曲》一内容时,就可以利用这首音乐作品是歌舞形式的演唱风格为学生们创造发挥空间,舞蹈的编排可以由教师设计,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多媒体为学生寻找学习相关配舞的视频,进行练习。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短视频也已经走进了初中生的生活,形形色色的跳舞视频更是目不暇接,因此教师也需要跟随时代的潮流进行革新,而不是对着已有的教学策略进行反复研试,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而不是以教师以为的学生兴趣开展。短视频有许多简单的舞蹈动作,好看也易学,且符合学生眼中的新潮,以《青春舞曲》为例,这首音乐作品的节奏很是欢快,再加上青春的主题,教师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中轻而易举就能找到与之适配的舞蹈,这也更能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对于当代学生成长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事业要充分发挥出音乐教学的效果,实现全面育人,为社会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教师要转变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将流行音乐合理融入课堂教学中,采用全新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与感知能力,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秋君,朱珊珊,乔树楠,张云霞.基于教学情景模式——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3(9):49.

[2]孙晓燕,王智慧,李乔治.育人无痕,润物无声——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苑教育,2019(11).

[3]单慧佳,张晓松.“润物无声”——试论初中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