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还没有被充分重视,这使得教学比较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难以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调节先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情感教育内容来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开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情感品质
小学生年龄小,价值观不成熟,对于三观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一样,画上去什么,就呈现出什么。在小学阶段,进行情感教育,提升小学生的情感品质,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情感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学生能通过美妙的音符,感受到内心的共鸣,通过不同的音调、节奏表达出不同的复杂情感,让学生的情感更为细腻,更具有体会理解他人情绪表达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主旨,感受音乐的震撼,对心灵的滋养。从简单的音乐开始欣赏,带领学生逐步深入理解音乐的美感和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挖掘每一首作品的情感表达,让同学们从中感受体悟,与音乐产生共鸣,能够提升学生的情感品质,实现了高质量的情感教育。
(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目前,小学生还处在成长的关键期,思想还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不完善,且这个时期的他们心理状态不稳定,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小学的教育音乐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教学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这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的重要途径。而在音乐教学中引入情感因素,使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感性元素,体验音乐作品所表现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和思想品质。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一)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互动
音乐是一种以声音来表达不同情感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音乐在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与教师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两大主体,师生的活动共同构成了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大多是教师占据着课堂主导地位,教师示范、学生一味地模仿,这种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教师以及学生产生倦怠感,也难以落实新课标要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构建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小学生天性爱玩,游戏教学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诉求,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理解。例如,在《对鲜花》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熟悉对唱的演唱形式,初步体验歌曲活泼诙谐的情感,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导入的形式,在导入环节让同桌或教师一起玩童年经典、朗朗上口的《拍手歌》游戏,用游戏的形式将学生熟悉的歌曲与需要学习的新歌曲进行承接,让幼儿产生学习新歌曲的兴趣,也实现了师生之间情感的双向互动,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多媒体技术渗透情感教育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下,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了全方位的支持。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发挥当代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音乐学科在情感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色,若其能与多媒体充分结合,势必能够更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他们的感官体验。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在歌唱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首先,教师要对歌曲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深化其思想内涵,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属于哪种情绪表达?这首歌旋律是怎样的?最后,以合理、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思考问题,构建相关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例如,以动人的画面为引导,在《歌唱二小放牛郎》《彩色的中国》《歌唱祖国》中感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在赏析前,教师可通过PPT画面赏析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到各种情感情境中,以此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精神境界和浓厚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促进其情感素养的提升。
(三)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情感
音乐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感,它通过声音的表达,让人们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蕴含的情感。小学音乐教育中,不但增长了学生的丰富音乐乐理知识,还培养了音乐欣赏的能力水平,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听觉敏感性,发挥了想象能力,提升了创造力。不同的音乐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每一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感受,他要传达怎样的思想,暗含了什么样的心理独白。在教师的引发和启发下,学生慢慢学会了从音符的跳转、音乐的起承转合中,体验了不同的情绪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鉴赏敏锐度。比如,欣赏一首革命歌曲时,从铿锵有力的节奏中,让同学们感受到革命者的意志和力量,从坚定有力的歌词中,感受到崇高的革命精神,从音乐的欣赏中受到革命精神的感染,激发了学生对革命者的崇敬之情,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爱祖国爱人民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三、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情”为核心展开教育,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音乐内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正确整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情绪,强化他们的情绪经历和体验,让音乐中的积极情绪逐渐内化成为学生的精神品质,从而让他们的音乐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旭.小学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的研究[J].中外交流,2021,28(2):1489.
[2]郭良.关于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的审视[J].才智,2022(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