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趣味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探讨
甘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甘泉,. 浅谈趣味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探讨[J]. 中国音乐学报,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091.
摘要:
小学音乐教育当中的趣味教学需要始终遵循音乐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旨在以学生音乐兴趣培养为根本要求,唤醒心底的音乐意识,最终形成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在未来的教育过程当中,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趣味教学的原理和方法要求,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意识和音乐欣赏意识。
关键词: 趣味教学模式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091
基金资助:

当前,不仅是小学音乐课堂,各学科的趣味教学模式都在有力推进。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谱写着提升课堂趣味、改变课堂现状的弦歌之声,可见趣味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教师要用前瞻性的目光来审视音乐教育的未来,让学生在跳动的音符和动听的旋律中领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筑牢文化自信,实现全面发展。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趣味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可以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所有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儿童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这有利于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相比其他课堂,音乐课堂更轻松、更生动活泼,更适合孩子天性的表达,学生在唱中动、动中创、创中学。将趣味性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模式,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所谓做一行爱一行,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职业素养,热衷于能力提升,投身于教学研究,不能仅限于自身学科的相关教学思路及方法,还应顺应时代,拓宽教学思路,进行自我改变及借鉴其他学科教学方面的闪光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纵使教师的文化底蕴丰富,若无法科学有效地将知识、技能及学习方法等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师依旧只是处于最初的关注自我的阶段。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改进、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方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最终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因此,实施趣味教学模式也能激励教师在各方面加强职业素养、提升教学能力。

二、趣味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技巧训练是比较枯燥的部分,并且在整个音乐教学阶段无论是发声练习、节奏练习、音乐背景介绍或者是基础的乐理知识部分都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让教学过程与一些有趣的形式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本质特征。

例如在一些节奏训练当中,教师可以利用某些象声词作为辅助,使学生先对音乐元素具有感性认知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再利用语言节奏或歌谣等形式,使学生处于正向的情绪状态之下。而在视唱教学时,则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乐器或不同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锻炼识谱能力,音准辨别能力。在发声练习阶段,则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日常当中熟悉的儿歌或世界名曲作为载体,以多样的情境来融入趣味内容。最注意的是艺术领域本身具有内部共通之处,所以小学音乐教学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巧妙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其中以美术学科表现的最为明显,因为小学生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会利用自己的笔来将自己想象当中的事物进行描绘,所以在音乐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音乐教学和美术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将音乐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通过绘画的方式进行呈现,使学生能够用线条和色彩来重新描绘出歌曲的本身。与此同时,在教学情境的帮助之下,学生也可以感悟笔下的景色和自然之间的关联,在情景交融的文化氛围当中领悟歌曲内涵和情感元素。此外舞蹈在音乐教学当中同样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当中运用舞蹈,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和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分别扮演音乐作品当中的不同角色,在潜移默化当中加深对歌曲本身的理解并活跃课堂气氛。除去此类艺术形式之外,游戏、书法、诗歌等艺术元素也能在音乐教学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音乐素养。

(二)通过信息技术增加课堂趣味

现如今,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使课堂上师生共创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将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趣味地展现给学生。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更吸引学生眼球,也具有更高的教学效率,在音乐课的信息化白板上,教师借助多样化的授课工具,面对面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边哼唱旋律边划旋律线,触摸、感受旋律,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音乐体验;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堂活动功能,设计合理有趣的课堂比拼活动,如知识配对、连连看等五花八门的音乐趣味游戏,使得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无意识地便领会了蕴含在其中的目标内容。趣味教学模式不仅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而且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地体验游戏趣味性的同时,增强了对学习音乐的兴趣,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确实能增添课堂趣味。

(三)实践过程的趣味教育

在音乐实践过程当中也能展开更加有吸引力的教育模式,很多学校都会开展文艺汇演,这种文艺汇演形式就能帮助学生展现自我,锻炼综合能力,并充分展示出学生丰富多彩的才艺。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音乐来源于人们的情感流露,并且一幕话底对情感产生正向影响。学生受到生活和自然经历的限制,大多数学生仍然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于音乐的意境了解程度相对有限。但如果教师能够善于利用实践过程,将听觉元素和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结合,就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形态特征,从形象认知片段转向为直观认知片段。

三、结语

音乐学科的趣味教学,其核心内容是通过音乐教学实践过程,让学生的音乐理想和音乐兴趣实现融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人能力和音乐素养的结合,对学生展开最大程度的引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毛丹.小学音乐教学趣味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2):157—1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