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中药治疗
吴菊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菊香,. 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中药治疗[J]. 中国中医药,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228.
摘要: 结合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治疗要点及常规方式,讨论中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2年7月-2023年7月实行,在签约的糖尿病患者中遴选出8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糖尿病患者伴有蛋白尿,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治疗措施分为西药治疗,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比较西药治疗项目以中医积分、体征指标、血糖变化为主。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腰膝酸软、疲倦乏力、浮肿、肢体麻木的减退速度及观察中症状评分的实际改善统计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幅度及24h内患者体征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2hPG(餐后2h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FBG(空腹血糖)的改善趋向及血糖监测前后的水平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中药治疗有效降低了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水平,均衡了各项血糖指标,同时常见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关键词: 中药治疗;糖尿病;蛋白尿
DOI:10.12721/ccn.2023.157228
基金资助:

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DKD)的常见表现,通常作为糖尿病并发症出现,提示患者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渗漏,常导致肾功能恶化、肾衰竭。DKD 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全球终末期肾病(ESRD)发病率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蛋白尿在 DKD 中的高发病率,值得我们重视。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病机主要以脾肾亏虚为本,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在脾肾,实在痰瘀内阻,而蛋白尿的产生是由于脾肾不足,肾失固涉,水谷精微下泄,故见小便混浊,泡沫较多,可见蛋白尿。中药治疗强调辨证施治,根据病情表现、体质特点等个体化因素,以健脾益肾法为基本治疗原则。在DKD的不同发展阶段,脾肾亏虚和痰湿、瘀血、浊毒等病理产物表现不一。本文结合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中药治疗疗效,讨论中药治疗的可行性。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期限为2022年7月-2023年7月,以糖尿病性蛋白尿为筛选要求,纳入80份病例资料,参考随机法标准均等分配以上资料,确保单组内样本量达到40份。研究组年龄统计区间:65-85(75.05±3.44)岁,组内男性病例总量达21(52.50%)例,女性病例总量达19(47.50%)例;对照组年龄统计区间:68-85(76.51±3.52)岁,组内男性病例总量达22(55.00%)例,女性病例总量达18(45.00%)例,以上基础资料证实两组差异性低(P>0.05)。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和分析后,认定患者患病特征与糖尿病蛋白尿临床界定标准相符;②明确研究规定和内容,自愿加入且具备执行能力。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②合并感染型疾病;③精神能力、沟通能力等严重影响研究开展。

1.2 方法

所有患者通过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来来控制血糖,并科学管理患者的饮食,将单日内摄入的热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督促患者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对照组实行西药治疗:浙江海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氯沙坦钾片(国药准字:H20070254单日内服用100mg,一日一次。研究组加用中药治疗,经西药治疗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予以辨证施治,脾肾亏虚以补中益气汤和六味地黄汤为主方加减,补中益气汤,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治疗脾虚证;六味地黄汤滋阴补肾,两药合用改善患者脾肾气阴亏虚,降低患者蛋白尿。若疾病进展,湿停瘀阻为患,大量蛋白尿,有水肿发生,而瘀血和湿浊正是糖尿病肾病迁延不愈的症结,治疗上予补脾益肾,化瘀利湿,方宜实脾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肌酐尿素氮均偏高 ,伴有大量蛋白尿 ,加重了肾功能的恶化,此期属肾阳衰败 ,气血阴阳俱虚,浊毒壅甚,此时治以补肾降浊,排毒为主,方用真武汤加减。中药日一剂,加水煎煮至400ml,分两次饮。

 1.3 判定指标

①比较项目以,该项目评估指标分为腰膝酸软、疲倦乏力、浮肿、肢体麻木,评分范围:0-10分,<5分即可说明恢复良好。

②比较项目以体征指标为主,该项目评估指标分为24h尿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

③比较项目以血糖指标为主,该项目评估指标分为FPG、HbAlc、2hPG。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为研究数据评估的计算标准,组内涉及到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与(x̄±s)表示,若结果为P<0.05,则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分析中医症候积分

研究组经治疗后腰膝酸软、疲倦乏力、浮肿、肢体麻木的减退速度及观察中症状评分的实际改善统计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

表1 分析中医症候积分(x̄±s,分)截图1738746232.png2.2 分析体征指标

研究组经治疗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幅度及24h内患者体征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

表2 分析体征指标(x̄±s)截图1738746304.png2.3 分析血糖变化

研究组经治疗后FPG、HbAlc、2hPG的改善趋向及血糖监测前后的水平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

表3 分析血糖变化(x̄±s)截图1738746406.png3. 讨论

蛋白尿指尿蛋白含量过高,且定性试验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尿液,根据机体需要对健康成人的尿蛋白范围进行了调整,认为150mg/24h为正常值,且蛋白尿自检难度大,通常在实验室检查中被发现[5]。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显著提升了通透性,造成尿液中白蛋白、高分子量蛋白含量增加,滤出的蛋白质难以被吸收后融入尿液而形成蛋白尿,分析该并发症的基础病因主要于肾脏病变有关,糖尿病患者以肾脏功能障碍为常见症状[6],因而,更容易出现蛋白尿。考虑到蛋白尿病理机制较为复杂,一旦确诊后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备受推崇。

传统中医药认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病机主要以脾肾亏虚为本,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在脾肾,实在痰瘀内阻。以健脾益肾法为基本治疗原则。在DKD的不同发展阶段,脾肾亏虚和痰湿、瘀血、浊毒等病理产物表现不一,中药选择也有所不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补气益表 ,利水消肿的功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能有效缓解和治疗蛋白尿;大黄能通腑泻热,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减低尿素氮和肌酐;葛根中的有效成分葛根素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 ,改善肾血流量 ,从而预防减少和缓解蛋白尿;海螵蛸具有收湿敛疮,涩精止带,可以降低蛋白尿的渗出;蝉蜕宣肺祛风发汗消肿,减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降低蛋白尿;芡实补脾益肾固精止带、金樱子固精缩尿止带,都可以减少蛋白尿,可以根据临床症状需要加减。中药治疗糖尿病蛋白尿的优势在于其疗效温和、副作用少、长期应用安全性高等特点。相比西药治疗,中药注重整体调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改善体质,从根本上减少蛋白尿的发生。同时,中药药方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调配,提高治疗效果。所属数据表明,研究组经治疗后腰膝酸软、疲倦乏力、浮肿、肢体麻木的减退速度及观察中症状评分的实际改善统计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幅度及24h内患者体征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2hPG、HbAlc、FBG的改善趋向及血糖监测前后的水平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蛋白尿情况,科学缓解常见症状,同时血糖指数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王晓强,王晓雷,于佳佳等.联合口服SGLT-2抑制剂、中药"肾四味"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23,63(8):68-70.

[2]陈方旭,王镁.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20,36(7):55-57.

[3]毛黎明,朱斌,高良云等.自拟健脾益肾方合雷公藤多苷片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9):724-726.

[4]孙婷婷.黄芪汤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蛋白尿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3):1891-1893.

[5]魏福玲,孟桂秀,詹文彦等.分析清热利湿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J].糖尿病天地,2020,17(9):37,39.

[6]孙嘉兴,田瑞娜,周悦欣等.益气养阴清热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早期蛋白尿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22,42(12):1921-1927.

[7]周悦欣,田瑞娜,赵越等.分期论治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和肾脏损伤[J].河南中医,2021,41(3):388-391.

[8]安至超,柳红芳,何其英等.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期的炎症水平与中医证型相关性[J].中医学报,2020,35(1):172-175.

[9]丁仁华,宣建宗,吴亮亮等.缬沙坦联合参芪固肾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及hs-CRP、IL-6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3,24(2):151-15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