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发现,图形能够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帮助学生记忆所学。各类图形被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其中思维导图不仅能突出重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而且能清晰呈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加深学生印象,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为提高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应做好教学准备,积极探寻相关的应用策略,不断提高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一、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思维导图可以对繁杂的初中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初中数学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并不能时刻去带领学生回归旧知识、对比新旧知识的差异以及总结知识的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跟随教师的讲课步伐,独立思考、总结的能力较差,使得学生对众多的数学知识往往容易混淆。但是思维导图的存在则为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快速梳理知识点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同学们养成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提供了一个引导的作用。研究表明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较为困难,比如初中生在刚刚接触函数知识时,往往会觉得该部分内容较为抽象,突破了学生的传统认知,故而不容易理解这部分内容。但是在讲授该部分知识之前,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带领学生整体认识一下函数涉及的相关内容,就能有助于学生去全面了解函数,激发学生对函数模块知识学习的兴趣。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分析
(一)应用思维导图的原则
首先,教师需要注重思维发展原则,思维导图不单单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工具,更是锻炼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工具,其中后者的意义更为重大。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让学生去创造,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师传递出来的知识。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差异性原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的,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看待事物等的思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课堂或课下均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的不同点出发去完成因材施教,这是开展教学活动最好的方式。
(二)应用思维导图完成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新课讲授和复习知识两个阶段。在新课讲授阶段,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完成引导式教学,从问题导向出发,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数学学习的兴趣,以让学生对陌生的数学知识建立联系。在初中数学复习阶段,思维导图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些。初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单独学习每一个知识点时是理解的,但是当众多的知识点综合起来时,学生就容易混淆,为此初中数学知识的复习是学好初中数学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完成每一小节、每一章节甚至多章节的综合复习任务。在借助思维导图复习时,首先,教师需要指明关键词,比如在讲授完函数这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将函数作为章节关键词。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去主动思考和填充这一关键词下的内容,以让学生自己绘制出思维导图,比如在函数章节,它的节点会包括定义、形式等,学生需要去一层一层地扩展节点,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去滤清本章学习内容的思路和发现本章节中没有掌握的知识。然后,当学生都绘制出属于自己学习的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再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呈现教师绘制好的思维导图,以完成本章节的复习,对重难点加以标记。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完善自己思维导图的过程,去补充自己没有想到的知识点以完善自己独特的思维导图。最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所绘制的思维导图逐一进行点评,帮助每一位学生滤清思维漏洞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帮助学习完成复习任务和实现思维上的突破。
(三)教师数学教学方式的更新改进
在借助思维导图完成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等都需要做出改变。首先,教师需要对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和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引导者来传播知识,学生往往是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的主要授课目标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此在紧张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往往较少,但是将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最终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确保学生思维的活跃,借助思维导图来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思维逻辑,最终实现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提升思维逻辑的双丰收。
其次,教师需要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当前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以及综合能力的评价是不足的,这就使得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片面,这种评价模式给学生传递了错误的信号,学生认为只需要去跟随老师的步伐掌握知识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去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为此,教师急需改变评价方式,要多多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全面发展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方式去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让学生逐渐养成遇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最后创新的评价模式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灵活调整,并且要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建立敢于提出疑问与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信心。
总结
思维导图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工具。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优点,加强思维导图绘制理论知识学习,熟练操作思维导图绘制软件,做好充分的应用准备。同时认真分析初中数学相关教学环节,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新课讲解中、巩固所学中、能力提升中以及复习总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铭华.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23):92.
[2]吕国栋.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