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岩溶地区地铁隧道拱盖法施工关键控制技术研究
杜军卫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杜军卫,. 富水岩溶地区地铁隧道拱盖法施工关键控制技术研究[J]. 工程与技术研究,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7525.
摘要:
为研究富水岩溶地区地铁隧道拱盖法施工的关键控制技术,以贵阳某地铁站施工为例,首先利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施工环境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其次介绍了复核初支拱盖法隧道开挖方法,最后配合超前帷幕注浆措施,形成隔水帷幕以加固软弱围岩。研究表明:通过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准确掌握地质情况,采取复合初支拱盖法与超前帷幕注浆加固能够较好地解决富水岩溶地区地铁隧道的施工问题。
关键词: 富水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拱盖法;帷幕注浆
DOI:10.12721/ccn.2021.157525
基金资助:

1 工程概述                    

1.1 工程概况                    

以贵州某地铁车站为研究背景,车站为地下二层式车站,车站长度200m,宽度约20.9m,轨面埋深25.2~27m,采用初支拱盖法暗挖施工,拱顶上方覆土厚度约为7m~11m。附属结构共设4个出入口通道(其中3号出入口通道预留接口,后期结合山体情况实施)、1个消防及疏散通道、两组风亭)。其结构断面见图1。                

车站主体上方道路交通流量大,车站下穿一座人行天桥。车站主体东南侧区域为东山公园山体,山体斜坡处曾于1996年修建机场公路时发生过山体顺层滑坡,引起山坡上许多民房地面及墙面开裂,该滑坡东西长约70m,南北宽近60m。车站主体西侧为一九层旧居民房,与进主洞的斜井垂直间距在4m左右,其底下四层为五十年代建设,基础为条形基础。                   

 1.png

图1 结构断面图

1.2 不良地质情况               

主要不良地质有岩溶、顺层、人工填土、红黏土及东山断层破碎带。地质情况见图2。

2.png

图2 隧道断面不良地质情况

2 拱盖法施工               

2.1 超前地质预报                

复合初支拱盖法[1-2]施工前,对地质调查法、物探法[3-4]、超前钻探法[5-6]等预报手段所取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同时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在复合初支拱盖法施工期间,加强超前支护及衬砌,超前预注浆,并确定注浆段落,注浆参数,注浆范围等。            

通过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地质雷达探测技术[7]、超前钻探技术等综合手段做好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准确探明前方地层岩性及富水状况[8],及时反馈设计和施工,加强动态管理。

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对策,安全风险及对策见表1。

表1 安全风险及对策

截图1.png

2.2 拱盖法施工步骤

复合初支拱盖法即车站上部以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形成工作面,首先由一号风亭竖井及横通道进入车站主体施工,再由斜井进入车站施工。主洞与横通道相交部位开挖后,及时按设计埋设HW350*350 交叉口门架。交叉口门架及时用Ф22 砂浆锚杆定位,钢架竖向支撑与连接角钢焊接,再与型钢托梁用螺栓连接牢固,并加强锁脚。主洞型钢钢架及时支承HW350*350型钢交叉口门架上,接头用螺栓连接牢固。及时在曲边形钢架两侧喷混凝土封闭,使钢架受力稳定。施作主洞交叉口两侧加强密排段和加强一般段钢架及初期支护,继而进入主洞进行主体开挖,进入车站主体后,以双侧壁导坑法开挖车站上部结构,在导坑内模筑拱盖,待拱盖强度达到一定标准后再向下分层开挖车站下部结构,铺设防水层,由下到上浇筑二衬和施做内部结构。                      

具体施工步骤见图3:

4.png

图3 拱盖法施工步骤

3超前帷幕注浆加固               

3.1 帷幕注浆条件及范围              

对于断层及其破碎带段落存在高压富水区,具有较大规模、较大可能的涌水、突泥风险或岩体结构性能软弱、开挖后极可能导致掌子面失稳诱发突水、突泥的段落应根据开挖后的实际情况判定是否采用帷幕注浆[9-10]止水。                       

为防止隧道开挖时可能出现的涌水问题,在超前地质预报基础上,需对隧道开挖断面进行帷幕注浆止水及围岩加固处理。

隧道断面注浆范围为隧道开挖轮廓线外扩4.5m,加固隧道宽度约29m。注浆段落为1-24轴总长约200m。帷幕注浆施工范围见图4。                           

截图4.png

图4 帷幕注浆施工范围

3.2 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帷幕注浆止水的施工技术流程见图5:

 6.png

(a)工艺流程

7.png 

(b)断面施工流程示意

图5 帷幕注浆施工流程

帷幕注浆技术施工后,对现场隧道断面开挖的止水效果较为理想,有效阻断了岩溶水患的发生,同时加固了软弱红黏土。

4 施工关键点及创新点

4.1 关键控制                       

(1)施工安全质量控制             

施工场地存有大量溶蚀地层,岩溶发育较强烈,施工风险较大,实施过程中严防突水突泥及坍塌风险。

(2)控制爆破法开挖施工技术       

工程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开挖,为了确保钻爆施工所产生的地震动效应不影响地表环境的安全,施工期间,每次爆破必进行爆破震动监测。根据检测数据及时调整钻爆参数,控制药量,减轻地震动,减轻爆破对地表管线及建(构)筑物的影响及扰民等。

(3)确保周边建、构筑物安全

依托工程处于贵阳市市区,线路周边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复杂,有雨水、污水、电力、自来水、燃气等管线,经由省医站的管线中自来水及雨污水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地表位移和沉降,加强监控,严格按照控制爆破开挖隧道,必要时采用冷挖施工等相应的保护措施,控制变形发展,维护环境稳定,实现对周围建筑物和管线的综合保护。

4.2 创新点                        

(1)采用超前预注浆手段,预防隧道断面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泥涌水问题。

(2)采取微震爆破技术,不仅减少了岩溶坍塌的可能性,而且尽可能减少对地表环境的、构筑物以及居民的影响。        

(3)采用帷幕注浆技术,对现场隧道断面开挖的止水效果较为理想,有效阻断了岩溶水患的发生,同时加固了软弱红黏土 

5 结语

基于超前地质预报,结合前方地质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超前帷幕注浆。结合超前帷幕注浆形成隔水帷幕,能够有效阻断岩溶水并加固软弱红黏土,解决富水软弱围岩条件下地铁车站施工难题,并采用复合初支拱盖法控制沉降,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同时减小了隧道上方道路的安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赵迎,高明生.岩溶地区暗挖地铁车站复合初支拱盖法施工稳定性研究[J].市政技术,2019,37(03):137-140+144.

[2]熊田芳,宋超业,乔春生.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拱盖法单拱大跨地铁车站的埋深影响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14(02):222-228.

[3]龚春荣.综合物探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3):173-174.

[4]张建忠,周晓林.综合物探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高速公路的应用[J].西部资源,2020(01):158-161.

[5]何成.隧道特殊不良地质钻探法超前地质预报[J].现代隧道技术,2010,47(05):20-25.

[6]舒森,王树栋.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应用[J].铁道勘察,2010,36(04):80-83.

[7]杨小波.地质雷达无损探测技术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20(06):130-131.

[8]孙喆.基于瞬变电磁法勘探地下富水状况[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23):152-154.

[9]李杨.不良地质隧道帷幕注浆加固技术应用[J].智能城市,2020,7(07):135-136.

[10]刘启明,柳卓,刘学武,傅鹤林.富水砂卵石地层隧道盾构下穿地铁线注浆方案优化[J].公路与汽运,2020(02):143-14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