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正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与探索的热点。但是目前有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表面看十分热闹,但实际上教学效果并不好。因为热闹的背后,我们也看到许多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为了追求一些明星教师的做法,每逢公开课就机械植入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性最大化,使学生的互动过程更加有效,就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保证。教师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让学生充分互动、交流、探索才能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和探索学生知识的来源,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小组合作学习应做到: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得出结论,让学生参与其中。如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一课中先安排他们独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思考:怎么样计算一个面的材料大小?
2)你觉得文具盒的材料大小是什么数学问题?
3)你是否用另外一种方法计算同形状大小的长方体。
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逐步推进思维从形象到抽象,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方法,形成统一的数学思想。给予他们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合作讨论,这样的思维过程更有效率。合作学习时间管理是指为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预期教学目标,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教学活动进行系统预设、组织、引导、调控、创生,使时间资源尽可能发挥其自身价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组织实施的行为。
1.运用科学分工
有的教师为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与教学任务的完成,往往只留给学生23分钟的讨论交流时间,学生们刚开始进入互动状态,老师就做回了课堂的主导者,结果学生缺乏足够的互动时间,交流并不充分,仅是蜻蜒点水,流于形式。少数教师也只是象征性的来到学生中巡视下进度、组织下纪律。实际上是借机把讨思辨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是指同一小组内的成员在学习风格、成绩、能力、性别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有利于小组内的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间成员的构成基本一致,以利于小组间的竞争和评价。合作小组的大小与构成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任务的性质、完成任务的条件、组员合作技能状况以及可支配的时间有所不同,通常以4人为宜。每一步任务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另外,小组建设应与班级文化建设整合,根据班级特点和小组特点设置别具一格的组名等,小组内要倡导“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量化设计每一位成员的具体任务实现有效合作。要是小组合作能有成效性,还需要合理安排小组组员、讨论过程中课堂纪律的把控,以及讨论过程中教师行为的跟进。小组的组合形式,以四人为一组,按异质组合,一般两位学优生、一位中等生、一位学困生。组长调配任务,代表发言进行学分登记,优生、中等、学困生发言依次按1、2、3分计入,学困生发言加得最多,这样使得优生更愿意辅导后进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调控好纪律。一般要求学生起立、头聚在一起进行安静的讨论,声音只有本小组听到。任务一分配刻行动,杜绝一切与主问题外的杂事讨论,教师在前1-2分钟时给马上进入讨论状态的组加分。讨论过程也要不断关注有没有学生不专心。小组讨论时教师每组都进去聆听指导一下,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开展后续教学。因此小组合作最佳人数不应该超30人,组控制在4-5组为适宜。
三、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教师要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给予学生积极评价,改变单一,枯燥的评价模式,开展多维评价模式,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合作潜能的开发和合作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从而产生高质量的有效的小组合作。例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在引人环节我出道这样的题:苹果、鸭梨、橘子、火龙果一共有40个让同学们在30秒内统计出每种水果的数量。利用多媒体展示40个水果的画面,30秒后画面消失,让同学们汇报结果时,所有同学都说没有统计完,并说:“时间太短了能不能再看一遍。”师重新展示水果画面,30秒后再提问:“谁来把统计的结果汇报一下?"”同学们还是没有完成统计任务。“那该怎么办呢?能不能想想办法?”这时同学们马上就想到了小组合作,并布置组内每人记录一种水果的数量。当再次展示水果画面时,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后快速做出回答。师说:“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棒,每个人都是数水果小能手,你们的合作给小组赢得了荣誉,每个小组也都很棒这些积极评价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大大提高,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能更进一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教师的积极评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
结论:现如今,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比较常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对此,本文首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进行介绍,然后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参考文献:
[1]郭维维. 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35.
[2]李修刚. 基于新课标背景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90.
[3]丁婧. 小组合作开展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