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要阵地,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思政教育,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究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方法,以期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升中职会计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同时,本文也希望能为中职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对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实施的必要性
第一,产教融合的核心是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一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需要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以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同时,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必须贯穿于专业课程的始终。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明确职业责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成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第二,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因此,对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比如,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会计专业中,团队合作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通过思政教育中的团队活动和讨论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这些能力;思政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文化背景,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三,对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学校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反馈,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同时,企业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来,提供实践基地和教学资源。这种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二、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方法
(一)加强思政教育与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首要策略是加强思政教育与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旨在将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融入会计专业课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会计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内容与会计知识有机结合。例如,在讲授财务报表分析时,教师可以引入企业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履行社会责任、遵守道德规范。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的经济热点和会计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分析和讨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
(二)构建校企合作的思政实践教学平台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为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构建校企合作的思政实践教学平台,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学校可以首先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在实践教学基地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计制度和业务流程等实际操作内容,了解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中的会计专家和业务骨干担任实践教学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思政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财务审计、税务筹划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企业会计工作的要求和规范。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问题,思考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
(三)推动思政教育与会计职业技能培养的相互促进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思政教育与会计职业技能培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通过推动思政教育与会计职业技能培养的相互促进,可以使学生在提升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可以先注重会计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学校还可以注重思政教育与会计职业技能培养的融合。在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可以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和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道德观念。例如,在会计职业技能培训中,可以引入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使命。
(四)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体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产教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至关重要。我们需不断创新,深化融合,为会计教育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促进中职会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孟令云.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以《成本会计》课程为例响[D].现代商贸工业,2022(10):11-13.
[2]周晓瑜.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目标层次、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D].教育科学论坛,2023(0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