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已经离不开装基础施工技术,它可以进一步加强地基基础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当前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的城市建筑中,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我们就需要进行混凝土桩基础的施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桩基础施工时所应用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这一领域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引入其中,使我国建筑领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建筑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桩基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断桩问题
通常情况下,导致断桩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桩有着较大的倾斜度,所以在沉桩过程出现断桩的问题。除了这一最常见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导致该问题的出现。首先对桩基础进行运输以及堆放时具体的储存位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并且对桩进行起吊时的吊点和支点存在一定的尺寸偏差,也会导致对桩基础造成损伤。其次,在沉桩的过程中,如果锤击的次数太多而设计要求却没有相应的考虑,导致施工时锤击次数过多出现断桩问题。第三,桩身由于存在一定的弯曲,在对其进行锤击时,会加速对其破坏程度,从而导致桩基础出现断裂的情况。第四,在浇筑混凝土时,如果速度过快也会影响到其质量。第五,桩的具体位置存在偏差,进行测量放线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导致的测量误差会使桩的身体出现倾斜。
1.2桩倾斜过大问题
(1)混凝土的预制柱质量不好,当中的桩尖位置变形或者不正,和桩顶面倾抖,很容易导致桩倾料;
(2)桩身、桩帽、桩锤的中心线不能够重合,造成锤击偏心的问题出现;
(3)基坑土方进行开挖的方式不恰当;
(4)桩距太小,由于打桩顺序不恰当而导致挤压效应产生;
(5)灌注混凝土桩在打压灌注时,遇到桩尖位置变形或者不正,以及孤石跑偏,会造成桩倾抖;
(6)桩端遇到溶洞、流沙或者坚硬的障碍物;
(7)桩基没有正确安装,地面和桩架没有保持垂直
1.3单桩承载力问题
单桩承载力问题主要是设计要求高于单桩承载力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最终的贯入度太大;
(2)桩倾针断裂、过大的原因造成单桩承载力下降的问题出现;
(3)桩没有根据地质情况以及设计要求进行实际施工,造成桩深入深度不够;
(4)桩打落在坚硬的障碍物和孤石上;
(5)桩端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规定的持力层,只有桩身达到设计要求的规定值;
(6)勘察报告所给出的地基承载力和地层剖面等等相关的数据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二、混凝土桩基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处理措施
2.1补沉法在混凝土桩基施工中的应用
在建筑项目施工中的混凝土桩基施工中,若是桩基深入地面深度过浅,亦或是地基因素,打入地面的桩基被土体隆起向上抬的时候,可以应用补沉法。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其深入深度更深,有效降低地址问题产生的影响力。从而实现提升桩体承载力的目的,提高建筑质量。
2.2纠偏法在桩体倾斜中的应用
混凝土桩基施工途中,桩体倾斜时有出现。因此需要根据相关经验判断导致倾斜出现的原因。比如说,若是桩体倾斜却未断裂,这极有可能是由于桩基长度不足。又或者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未达设计要求,也会使得倾斜发生。无论哪种情况均能够运用纠正法。以此通过纠正让桩基倾斜度才能有效降低,提升整体施工项目的质量。而且,也能够促使工作人员不断完善施工方法,提升施工技术。
2.3复合地基法的应用
复合地基法主要是用以分担桩基荷载的。其是通过利用桩基和地基共同作用的原理,适当对地基进行处理,加强地基承载力。从而实现降低桩基承载负荷的目的。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分担单桩承载力,还能够降低桩基断裂出现的频率,进一步提升建筑项目整体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有两种方式比较适用。①在混凝土承台下换土地基。换而言之,就是在承台施工前期,先挖出相应深度的泥土,将其换成砂石用以填土,分层填实,之后就在地基上打造桩基承台。②混凝土桩基间加设水泥土桩。即在单桩承受力不达设计要求的时候,将水泥撒在桩间泥土上,以此形成水泥桩。这样也就能够适度降低单桩应承载的压力,满足设计要求。
2.4振动法沉桩
振动法沉桩施工主要利用震动沉拔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桩机安排就位后,将桩吊起准确插入桩位土中,将振动箱启动,沉桩至工程设计的深度位置。沉桩施工应连续作业,以避免时间过长,增加沉桩难度,影响施工进度。通常情况下需对最后三次加压(振动)进行控制,每5min和10min,刚量每分钟平均渗透量,若超出设计规定的数值时,说明不符合要求若桩端上部持力层有厚度大于lm的硬夹层(粉土、粉砂、细砂等),可能会导致沉入时间变长,甚至无法穿过的现象。这时应暂停施工,避免桩身、桩顶被损坏,施工单位需及时与设计部门共同商讨相应的解决措施。位于桩顶的夹桩器或桩帽必须夹紧,以避免沉桩效率被影响,防止出现机具被损坏或安全隐患问题必须保证桩纵轴、振动箱和桩架顶滑轮在同一垂直水平线上。
三、混凝土桩基施工技术要点
3.1上桩端部加固力
对于桩端部分而言,此处承受的加固力在被加固土层中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方式。比如说,若是桩身长度与设计标准相符合,能够保障桩身四周土体会产生较大的承载力,达到约束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地面出现隆起现象。若是产生的承载体应力过大,同时与之相邻的承载体形成应力又相继扩散至地基土体表面,且投影面并不会产生重叠问题。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桩端自身应力的扩散,能够在桩端对应力层或正下方基土的表面出现垂直投影,从而用以承受单桩顶部的设计荷载力。
3.2被加固土层
针对被加固的土层,地层地基土的体积可以根据相关措施进行优化选择。比如说,若是地层地基土体承载力相应而言比较强悍,就能够保障其土体表面的承载体。出现垂直摄影面积,而且与单桩承载力实际情况相符合。此外,还需要注意同地基土层变形力的沉降要求相一致。
小结:混凝土桩基施工技术对工程项目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而桩基质量也同时直接对整个项目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障桩基质量,以此使得建筑项目的使用寿命得以有效延长,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华.建筑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桩基技术的应用探究[J].门窗,2014,09:117.
[2]魏艳妮.对建筑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桩基技术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18:265.
[3]刘帅.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63.
[4]叶鹏.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浅述[J].四川水泥,2016,0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