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创设具体化、生动化的教学情境来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它完美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1.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的重要意义
1.显著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1.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较少,再加上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低的原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很多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只是迫于家长与教师方向的压力,并不是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的。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主要以例题教学及题海战术为主,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很难得到保证。教师如果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更加优质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熟悉的生活化教学资源,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另辟蹊径地分析数学知识点。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就能得到显著地降低,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得到稳定地增长。而大量新的生活元素也能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知识点展开深层次的探究。
2.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加显著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性思维与抽象性思维的学科,而很多小学生在思考数学概念及数学问题时,都会习惯性地采取具象化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教师只有将生活情境教学法应用到数学课堂内,学生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同时通过更加灵活的生活化思维方式展开对数学问题的剖析。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抽象化的思维方式,学生可以在更加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养成更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最终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构建更加立体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漫长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景创设的策略
1.合理的制定教学内容
小学教材的内容本身就出于小学生的思维理解水平进行修正,所以从教学内容出发主要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制定教学的方式是很有科学依据的,创设情境时要针对小学教材具体内容出发,针对其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虽然创设情境能够较好的帮助学生们学习数学,但是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即不能脱离教材。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的研究教材,然后合理的制定教学内容,从而才能更好的进行情境创设。如学习的是假设法,那么教师就要考虑怎样的情景才最合适假设法。比如,在学习除法估算在应用题中的运用时,教师便可以假设要做手工作业,但是一张彩纸只能做两个千纸鹤,那么333张彩纸可以做多少个千纸鹤?在这个情景之中,学生们便能够明白虽然除法的商能够四舍五入,但是在实际的应用题中,却还是要根据题目来选择究竟是舍去还是需要进一。当学生们习惯这样的情景创设后,再遇到类似的题型时,也会考虑更多,思考也会更加的全面。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引用学生生活实例
情境教学与小学数学的结合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首先,教师必须改变现有的教育观念。小学数学的老师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并强迫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数学知识,这样会导致学生只会做题而不会应用知识,灵活性差。情景教学法要求小学教师形象化他们的教育目标,并根据学生针对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将学生用作为教学中心。其次,数学老师应该对学生的生活给予一种态度,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他们的教学知识。数学老师要利用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来创造生活情境。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尝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转移这些知识并将数学知识的应用扩展到现实生活中,能够挖掘除学生的自身潜力,并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比如,为学生解释“凑十法”。“凑十法”通常在小学数学中使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很容易忘记,这时老师就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加深学生的记忆。再教兽低年级学生9+4的问题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两个果篮,在一个果篮里放九个桃子,另外一个果篮里放四个桃子。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够一眼看出两个篮子里桃子的总数。数学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然后为他们提供思路。
3.开展情景实践游戏
游戏教学法同样是情景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因为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配合游戏教学法,可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更吸引学生。与此同时,以“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落实教学任务,能够让教学效果最大化,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位置与方向》部分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组织一个关于方向的游戏,如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制作标签,如学校、超市、银行、图书馆等,然后将学生分散在不同方向的不同位置上。先让贴着标签的学生将标签遮盖起来,教师此时告诉一名学生找出指定方位,如“图书馆”,为了让学生尽快定位,教师可以以某一地点为参照物,说出学生要找出的建筑方位,以此锻炼学生拥有更强的方向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检测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位置与方向之间的关联性,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找到教师要其寻找的建筑。这个游戏非常有趣,同时还必须由多名学生配合完成,因此,全班的学生都可以参加进来。每个学生身上都贴一个建筑名称,同时,为了增加游戏的难度,教师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参照物,甚至在一条寻找路线中变换多个方位“参照物”,这虽然增加了游戏的难度,但同时也更加生动有趣。
4.创造多元化的学习情景
数学老师可以根据教科书制定不同的课程,创造不同的,多样性的学习环境。例如,数学书中描述了纬度、经度,面积和面积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现实地理解这些概念,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真实应用,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并进行研究。练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生活的作用,并了解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后逐步掌握一些相同的数学问题,逐步学习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技巧。
三、结语
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并将自己置身于这种情境,以更加专注的学习态度落实学习活动,保证在知识点学习过程中以更加主动的方式理解消化知识。教师要在其中扮演引导者,配合适宜的方式方法,让教学情境的知识点直观化、简单化作用全面发挥。
参考文献:
[1]魏红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11):111-112.
[2]成建东.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3).
[3]徐惠蓉.借助情境教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路和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3).
[4]吴华林.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应用现状、问题及构建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9):44-47.
[5]王玉华.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10):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