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气设备频繁更新,电气设备逐步增加。工业、商业和家庭用电量显著增加。由于电力系统规模巨大,电力需求急剧增加,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调度至关重要。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对我国电力资源结构的合理配置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系统优化方案重点关注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供需平衡、节能高效;的意义。下面讨论智能调度系统控制中心的关键自动化技术研究。
2智能调度系统控制中心自动化关键技术
2.1电网智能运行综合设计系统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主流的自动调度系统开始运行。其主要系统架构已使用多年。尽管电网的业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功能也开始扩大,但基本框架系统没有改变,导致新业务和新应用的发展有限。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it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特别是服务系统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部署计划和联合开发计划。ESB是调度系统的服务支持平台。基于该平台,我们可以研究如何实现服务封装和访问方法,明确各级调度机构的智能化发展和业务发展需求,分析电网调度主站、电站管理和综合运营的特点,完成整个电网控制中心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功能规范的设计,建立统一的规划和电网管理系统。
2.2应用功能技术
电力系统的应用功能应逐步实现,但目前缺乏电网运行的总体规划。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功能分布在不同的系统中。虽然实现方法多种多样,但将它们集成起来非常困难,有些功能也不是必须的。基于服务的松耦合技术可用于灵活配置调度功能,并且该服务功能易于扩展。在新的SOA系统中,故障分析和拥塞管理等传统应用系统被仔细地划分为多个基本模块。可以根据业务的不同需求选择标准的访问方法,实现对业务模块的调用。
2.3数据功能技术
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是电网运行和管理的基础。因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一致性是动员控制中心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电网一体化智能运行系统的关键。在电网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面临以下问题:(1)前端数据采集系统混乱,水平数据交换模式复杂,运行效率低;(2) 一些冗余数据不一致,数据融合困难;(3) 分层调度的垂直数据交换模式不太灵活。基于SOA系统的数据服务,通过数据注册和标准访问方法,可以解决自动传输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实现水平和垂直数据的集成设计和共享,实现运行数据的集成,支持电网设备的使用周期管理。集成的数据服务和通信订阅机制可以统一前端通信模块,简化前端操作流程,实现订阅,调整在线数据。
2.4节能降耗调度技术
中国目前的煤炭消费量已占不可再生资源消费量的70%,比世界平均消费量高40%。传统发电厂所产生的电力通常满足最低燃料成本标准,而不考虑污染的产生。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的智能电网。还需要分析每个电网区域的能源分布,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使用经济调度来找到系统负荷的最优分配,以满足系统的限制,从而监测和控制碳排放,实现最优水电调度,节能减排调度等方面可以全面推进节能降耗调度。围绕节能调度多层次、多维度协同优化关键技术,适用于节能调度、三公调度等多种调度模式,满足三维(时间、空间、目标)统一调度优化关键技术。同时,要研究实现多层次调度一体化的安全经济调度优化协调技术和方法,构建全面安全、环保、节能的数据模型,实现多层次的调度安全管控技术评估,实现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协同优化技术。
2.5在线仿真技术
当前的电网大多是一个具有混合价值流连接的复杂系统,但稳定性问题十分突出。离线仿真系统构建的模型不够准确,运行模式覆盖不全面,其仿真效果的参考价值不大。在线模拟系统、验证系统和预警系统不实用,统一、高性能计算平台尚未建成。针对智能电网在线仿真系统建设的现状,需要积极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深入研究仿真算法,研究可并行的云计算、网格计算等高性能关键计算机技术,提高实用性,同时,研究在线实时预警系统,建立在线模型,检查参数,实现调度计划编制的关键技术应用模式。可以先建立试点项目,研究仿真计算平台,实现电网智能仿真平台建设,实现从经验丰富的调度中心向智能调度中心的智能调度发展目标。
3建设控制中心对电网自动调度的意义
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系统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和智能控制调度中心建设。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智能调度和管理。调度员只能在控制中心远程监控、管理和维护整个电力系统。同时,智能调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参数计算和预警系统,可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永久能耗,减少碳排放。这对于提高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4结论
建设智能电网和低碳电网为电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这符合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这对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详细论述了关键自动化技术——电网智能运行综合设计系统、应用功能技术、数据功能技术、节能降耗调度技术和在线仿真技术。同时,探讨了自动调度系统对电力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电力安全、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意义,希望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辛耀中,石俊杰,周京阳,等.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与技术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2-8.
[2]杨滨,李彦龙.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分析及技术发展趋势[J].工业,2016(8):163.
[3]卫佳.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