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是目前教学、教研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方式。说课展示可以很好地表现教师的课堂设计理念、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的使用、课堂的把控等。【1】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多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2】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具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3】我们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4】根据我们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的。【5】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简单的来说,说课的事实是说你是怎样教的,你为什么这样教。【6】说课是教师在备课或讲课基础上的一种理应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使其教学实践提升到理性层面【7】。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8】中药药理学作为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是紧密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桥梁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9】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不仅能为学生从事中药药理学相关的生产、质量管理、药品相关的零售、用药的指导等各相关职业岗位,提供足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的技能。并且能够为学生将来获取“中药制剂工”、“中药士”、“中药师”“执业药师(中药)”等相关职业资格证,打下扎实的理论及专业基础【10】。凡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叫利水渗湿药。是中药中的利尿药,但也不完全等于利尿药。有形的水分在体内潴留,形成水肿,宜用利水渗湿药消除水肿。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现在对中药药理学中“利水渗湿方药”及相关内容的说课设计来进行介绍,主要是与同行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以期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的水平。
1. 说教材及教学的内容
1.1说教材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11】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药学的主干课程,是中医学、中西医介个的基础课程,是沟通中西医、联系中西药、跨越医学和药学、衔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性课程。【12】本文选用教材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彭成主编的《中药药理学》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精选重点建设的“示范课程”之一。具有一流的水平和较高的权威性,本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全面构建中药药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体系,注重学生中药药理学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使其成为“教师好教、学生好用”的教材。【13】
1.2教学的内容
本次所讲授的内容是中药药理学书本中第十三章利水渗湿方药的主要部分,主要是学习掌握利水渗湿药及其代表药茯苓、泽泻、茵陈、金钱草、薏苡仁的主要药理作用和有效成分;熟悉薏苡仁、金钱草的现代应用,伏苓白术配伍的药理作用特点;了解利水渗湿方药的临床应用特点和五苓散、茵陈蒿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重点内容是利水渗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茯苓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难点内容是茯苓的利尿和抗肿瘤作用;泽泻降血脂作用;茵陈的保肝利胆。本文所选的内容是中药药理学里相对较基础的单元部分,水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有肥胖、浮肿,关节不适,排泄功能受损,其他危害。1、肥胖、浮肿:湿气入侵人体,影响新陈代谢水平,使脂肪消耗效率降低,进而导致肥胖。若过重的湿气蓄积在人体,使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加重,甚至可能会影响肾脏的利尿功能,严重者会继发全身浮肿。2、关节不适:过重的湿气进入关节后,与人体的寒气相遇会形成寒湿,可能会导致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3、排泄功能受损:人体湿气重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净的感觉。4、其他危害:若湿气滞留在血液中,可出现血糖高、血脂高的表现。湿气还会导致血管淤堵,进而出现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此外过重的湿气会影响到细胞间的通透性,可能还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水湿对人体的危害有很多,并且给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习好利水渗湿方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适应生活需求。还能够连带帮助学生的家人一起祛湿气,保持身体的健康。
2. 学生的特征
本学期所授课的对象是2020级中药学专业本科班的学生,共42人。2020级目前处于大三年级,并且已经都学习完成了《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中药学》、等专业相关基础课程的知识,与此同时同学们都具有一定的理论相关的基础。并且在学习了利水渗湿方药之前他们都已经完成中药药理学总论部分的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并且对中药药理学的概述、中药药理学主要的学习内容及主要任务、中药的药性、中药的配伍、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及中成药等各方面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维活跃,很多学生对中药药理学非常感兴趣,并且了解到无论是生物医药、还是临床中医药中中药药理学都非常的重要,大三的学生很多面临就业的问题,他们也了解到很多的护肤品企业也急需中药药理相关专业人才,所以就更注重中药药理学方面的学习,并且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中药药理相关知识,因此他们在知识的实用性方面的需求度比较高。因此我们老师教授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并能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
3. 说教学目标和相关重、难点
3.1知识目标
重点内容是利水渗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茯苓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难点内容是茯苓的利尿和抗肿瘤作用;泽泻降血脂作用;茵陈的保肝利胆。
3.2能力目标
掌握利水渗湿药及其代表药茯苓、泽泻、茵陈、金钱草、薏苡仁的主要药理作用和有效成分;熟悉薏苡仁、金钱草的现代应用,伏苓白术配伍的药理作用特点;了解利水渗湿方药的临床应用特点和五苓散、茵陈蒿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的辨别出茯苓、泽泻、茵陈、金钱草、薏苡仁的主要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并且能够简单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并且能够帮助身边的人正确的使用这几味中药。从来能够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3.3情感目标
中药药理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自身的学习,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能带动身边的朋友、家人、亲戚朋友一起学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中药药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热情,并且能够把中药药理学的知识带给身边的人;从而能够提升学生们对中药药理学专业的认可感,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4. 说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本人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观察蘑菇生长的环境的图片、观看蘑菇生长过程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采用分组讨论法讨论蘑菇生长的环境是怎样的,为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中蘑菇能生长呢?引出如果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又该是怎样的状态呢?进而得出利水渗湿方药的定义: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饮内停、水湿壅盛所致各种病症为主要功效的方药称利水渗湿方药。这都能充分的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教学理念。归类一些由于水湿内停人体产生的一系列的疾病,例如:水肿、黄疸、急性胆囊炎、湿疹、淋症、虚胖等比较常见的疾病教师更要紧密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的世界中寻找中药药理学的答案。
5. 说学习方法
中药药理学一本厚厚的书给到学生的直观感受就是枯燥无味,如何让中药药理学变成学生喜欢的科目是需要老师好好想方法的。学习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老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中药药理大多是理论知识,学生难以接受,认为中药药理学就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与实际生活完全脱离。其实我们应该从课程的实际特点出发,结合学情来提供合适的学习方法。大三的学生在大二期间已经都学过中药学还有药理学,他们会简单的认为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及药理学的结合,其实不然,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并不是简单的学科的加和。我们老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学生观看“蘑菇生长过程”的视频,并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开始本章节的内容学习。并提出问题,一、蘑菇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长的?二.人体长期处于和蘑菇生长环境一样的条件下会怎么样?紧接着,老师滚动播放由于水湿过盛引起的一系列常见病症:水肿、黄疸、急性胆囊炎、湿疹、淋症、虚胖等让学生感受,观看蘑菇生长过程的操作视频,并且学生能够结合老师提出的引导启发,从而能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专业性相关问题,并且学生能够说明自己回答问题的理由。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利水渗湿方药的定义,人体为啥不能有水湿,进而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蘑菇生长过程为例,针对性的进行加强学习,学生能够充分用这个过程学会发现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此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够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6. 说教学的过程
通过蘑菇的生长过程视频,让学生很容易明白如果人体在水湿的环境里人体也会引起这样那样的病症例如:水肿、黄疸、急性胆囊炎、湿疹、淋症、虚胖等,更严重的则会引起肿瘤等,从而引起大家对水湿的重视,借此引出利水渗湿方药的重要性,进而进行课程导入。通过视频及PPT图片的展示语言通俗易懂、画面观赏性极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问大家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总觉得自己胖,喝了一堆的所谓的祛湿茶也没有任何效果,其实自己是虚胖由此更能加强学生的课堂加入,引出本次课要讲的内容--利水渗湿方药。首先,引出利水渗湿方药的含义,进而引导式的提问假如我们身体有水湿到底该怎么办?水湿的表现有哪些?进而引出本文所讲述的利水渗湿方药中的重点代表中药,加图(图1.利水渗湿方药的分类)利水渗湿方药的分类。
图1.利水渗湿方药的分类
Fig.1.Classification of Lishui Shenshi Prescriptions
水湿对人体影响那么大,那利水渗湿药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呢?
1.利尿作用:对正常人或动物利尿作用不明显、对水肿患者或水负荷动物利尿作用明显
并从中国知网下载一篇与其药理作用相关的文章,在课程中本人找了一篇“茯苓多糖通过抑制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 2的表达发挥利尿作用”的文章并且大致的讲了一下其作用机理。同学们不仅了解到茯苓多糖能够利尿,并且能了解到它利尿的机制。进而提高大家对利水渗湿方药的药理作用的研究的兴趣。
2.抗病原微生物:(1)抗菌:大多数药物;(2)抗真菌:木通、茵陈、车前子等;(3)抗寄生虫:茵陈、车前子等并从中国知网下载一篇与其药理作用相关的文章,在课程中本人找了一篇“茵陈蒿水溶性抗菌物质提取工艺和抑菌效果研究”的文章并且大致的讲了一下其作用机理。
3.保肝利胆
(1)利胆:半边莲、玉米须、茵陈等
(2)扩张奥狄氏括约肌:茵陈、金钱草等
(3)保肝:茵陈、泽泻等
4.影响免疫功能
茯苓多糖—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5.抗肿瘤
茯苓多糖体、茯苓素及茵陈均有抗肿瘤作用
6.其他:降压,降血脂,降血糖
利水渗湿方药的各种药理作用都会用文章给他们讲述,这样就会使教学联系实际,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科研。让学生体会到中药药理学就在身边,能够感受到中药药剂课的趣味性、科研性。让他们从学习中药药理学中的利水渗湿方药中得出疏堵结合才能将万事万物理论,在需要时建设,在不需要时疏通,是解决事物的根源,也是治疗疾病的思维之一,利用疾病的特点去处理疾病,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给同学们归纳了利水渗湿方药的中药歌诀:“茯苓泽泻薏苡仁,灯芯滑石车前子;木通通草冬葵子,石韦瞿麦海金沙;箅薢萹蓄地肤子,茵陈金钱连钱草”。歌诀的总结让同学们更增加了对中药药理的趣味性,更容易记的同时又不会那么排斥记中药。在此期间,我们教师并且可以采取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提出学生感兴趣的相关问题及解答学生有疑问的问题,如:同学们有没有喝过所谓的祛湿茶?如果有让大家来分享一下喝祛湿茶的过程及经历。以此来引导学生在用利水渗湿药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思考,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同时使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思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最后,让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查找目前市场售卖的利水渗湿方剂有哪些并且看是否文献中有该利水渗湿方剂的科研论文从而查明其中药药理相关的药理机制。并且以分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课后的作业,小组分工的形式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并且能够在下次课以PPT汇报的形式汇报课后所搜索的结果。这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并且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而且又能够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这个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7. 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于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有利于教师提高认识;2.有利于教师知识的优化;3.有利于教师独特风格的养成;4.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与课堂的把控;5.提高对教学诊断、调整、纠错的能力,提高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敏感度。养成对教学的自觉反思行为、习惯。冲破经验的束缚,从而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形成“学会教学”的能力。下面是我本次课的教学工作总结和反思:存在的问题,从此次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惰性表现突出。在新授课中,理解的内容多,记忆的内容少,特别是学生对记忆,掌握不够,容易出现三天不记,几乎忘记的现象。中药药理学的很多内容是中药学和药理学课本里面的,提问利水渗湿方药的分类几乎没有学生答得出来的现象。两外家庭生活经验很少,上课问学生蘑菇的生长过程是否知道,课上几乎是鸦雀无声,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玉燕.说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2):108-110.
[2]张明月,黄贵彪,刘志晖.“说课”理论与评价指标概述[J].四川劳动保障,2016(S1):59-60.
[3]高春秀. 盖州市农村特岗教师招聘方案优化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20.
[4]朱晨菲. 磨的是课,成的是人[D].华东师范大学,2021.
[5]白雪梅. 学习分析启发的学习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2.
[6]赵娜,王丹丹. 英语语言教学与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研究[M].新华出版社:, 201407.156.
[7]任宝贵,陈晓端.说课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9(02):69-71.
[8]段琼辉,李永,黄陈.中药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进展及思政元素解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9):82-84.
[9]胡晓霞,沈祥春,陈妍.中药药理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4):57-59.
[10]张小倩,徐云云,张腾腾,等.《中药药剂学》“丸剂概述”说课设计[J].广州化工,2021,49(17):179-181.
[11]任钧国,刘建勋,韦佳慧.病证结合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中药杂志,2021,46(19):4922-4929.DOI:10.19540/j.cnki.cjcmm.20210702.701.
[12]王晓钰,郑冰清,王静,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中药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05):20-22.
[13]田静,胡彦武,武子敬,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02):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