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足跟痛,中医如何治疗
宿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宿龙,. 中老年足跟痛,中医如何治疗[J]. 中国中医药,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003.
摘要: 经常有人会有脚跟疼的症状,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脚跟一着地,就感到针刺样的疼痛。有的人在步行一段时间后,症状可自行缓解,但继续活动后,症状又加重。还有一部分人在活动后症状未见改善,疼痛持续性加重。前者称为足底筋膜炎,后者称为足跟骨刺,我们把两者统称为“足跟痛”。
关键词: 中老年;足跟痛中医;治疗
DOI:10.12721/ccn.2022.157003
基金资助:

足底筋膜炎、足跟骨刺是病因学的诊断,它们的主要症状相似,且发病多为中老年,有肌肉韧带的老化。同时喜欢穿鞋底薄且软的鞋,如球鞋、练功鞋等。医生主要通过压迫疼痛点的位置及放射线,来区别足跟痛的病因。很多人以为骨刺的发生与足跟痛有关,其实,二者并无关系。许多长骨刺的人,并没有任何症状。足跟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中医骨痹范畴。俗话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人的双脚离心脏位置最远,加上重力作用,脚部血液回流心脏相对较难,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机体逐渐退化,从而导致足部经络瘀滞、气血不通,引起足跟痛,主要表现为足跟肿胀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足根为肾所主,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跟骨疼痛。当以补益肝肾,强健筋骨为治。中医辨证施治,分型辨证食治,对中老年足跟痛有明显的辅助疗效。中药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及时缓解疼痛,迅速消除症状。那怎么治呢?以下有几个对治疗足跟痛有效的方法。

一是内服法。以活血补肾、通络定痛为法。药用熟地、鸡血藤各30克,当归、牛膝、地龙、丹参(后入)各15克,透骨草、威灵仙、木瓜各12克,皂角刺、穿山甲(先煎)、三七末(冲服)各9克。每天1剂,水煎3次,兑酒少许,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直至局部体征及伴随症状消失。治疗期间,应加强足部防寒保暖,减少活动,避免负重。妇女月经期及孕妇禁服本方。

二是外涂法。以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为主。将川乌、草乌各10克,姜活、当归、没药、红花、血竭、赤芍、细卒各20克研极细末浸泡2次。第一次加500毫升80%的酒精浸3天,再过滤,第二次加750毫升酒精浸4天,再过滤;将两次的药液合并,静置1天后再滤取药液,贮瓶密封备用。每次取药液直接涂于疼痛处,并反复按摩足跟部半小时,每天3至5次。3周为1个疗程,至肿消痛止,行走自如。药浸法: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每次15分钟,每日2次。此外,可取乌梅适量去核加入醋少许捣烂,再加入少许盐,搅匀,涂敷在患足处,用纱布盖好胶布固定。每天敷1次,连用一段时间有效果。还可以取45克川芎研成细末,分成3份,装入小布袋内缝好。将药袋装入鞋里,直接与患者足痛的地方接触,每次用1袋,3袋交替使用,换下药袋晒干仍可用。

三是浸洗法。以温经通络、软坚消肿、活血镇痛为治。取老桑枝、寻骨风、透骨草、海桐皮、姜黄、牛膝、威灵仙各30克,川芎、桂枝各20克,用1500毫升食醋浸3小时后煮沸,弃渣滤液,加入100毫升米酒,趁热先熏,后洗,再浸泡足跟。同时用力搓揉患处20分钟,每天3次,每剂药可连用2天。20天为1个疗程,治愈为止。还可以取夏枯草50克,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2至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冼30分钟,每日1至3次,每剂可用2天。

其中,外敷药治疗足跟痛采用内病外治的理念,直接针对病处治疗,治疗效果更佳 。中药“跟骨消痛贴”贴于足跟肌表可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消肿、消炎和镇痛。这可以避免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高、痛苦大且恢复慢、易感染的缺陷,又无内服药物易影响肝肾等脏腑功能的弊端。还可以取适量的仙人掌刮去其两面的毛刺,然后剖成两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足痛的地方,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半片。冬天还可将剖开一面烘热后再敷患处。一般在晚上敷比较合适。

点穴按摩法也可以治足跟痛。可以用一手拇指尖尽力捏压另一手内掌纹尽处掌根部位(稍偏拇指侧),施术手另外四指握手背作依托,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捏压3分钟后,变为一松压,有规律、有节奏地点穴36次为1遍,缓解后再继续捏压5分钟。右足跟痛,点压左手;左足跟痛,点压右手。双足跟痛,可先后点压双手穴位,一般治疗5日。

矫正鞋垫也可以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由于跟垫痛常见于老年人,跟垫弹力下降,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可以用海绵跟垫和封闭疗法。

体操锻炼也可以治疗。患者可以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每天做200次,分两回进行,3个月可见效。患者还可以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患者在治疗中,应该要注意以下这几点。第一,尽量少走路,以避免病变部位受到刺激而加重病情。第二,慎用按摩推拿,尤其是使用牛角、木棍等硬物去按摩足跟的疼痛部位。这样不仅不会使病情好转,还会导致疼痛加剧。第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穿宽大、柔软、弹性好的鞋,比如质地较好的旅游鞋,最好不要穿皮鞋。尽量避免穿底很薄的鞋,同时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行走。第四,尽量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不时抬高足跟以减轻足跟负荷。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