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近些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此疾病的临床主要症状为多痰、喘息、咳嗽,易发呼吸困难,病情反复发作,很难在短时间内治愈,对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肺源性心脏病以及阻塞性肺气肿,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此次研究中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后,对实验组采取中医内科治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明显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我院2019~2020年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7~74岁,平均62岁;病程2~21年。对照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26~77岁之间,平均年龄63岁;病程2~22年。2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诊断标准
参照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修订诊断标准:①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者即可以诊断。②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显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亦可诊断。(三)疗效评定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控制: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显效: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显著减轻,但未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有效: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有减轻,但程度不足显效者,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有改善。无效:咳、痰、喘症状及哮鸣音无改善或加重。1个月内仍未恢复到发作前水平,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未见改善或反而加重。
(四)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抗生素及祛痰止咳平喘西药治疗。治疗组口服止咳化痰汤治疗,方用法半夏12g,莱菔子15g,款冬花15g,僵蚕12g,地龙15g,紫菀15g,苏子12g,当归10g,陈皮12g,茯苓15g,甘草5g。若肺气虚加党参20g,黄芪20g;阴虚加麦冬20g,沙参20g;痰热郁肺加黄芩12g,桑白皮15g;肾气虚加五味子15g;风热表证加银花20g,野菊花10g,热重加30g,高热不退加紫雪散;干咳无痰加浙贝母10g,麦冬10g,花粉10g。1剂/d,水煎取汁400ml分2次温服,3组均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疗效。2组患者治疗期间禁食寒冷及辛热甜腻之食物。
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两组数据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三、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在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发生在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部位,很容易导致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以及肺气肿等情况。在中医中,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是由肺的问题导致的,另外,还与肾、肝、脾的功能失调存在一定的联系,由于患者不断受到内邪、外邪干肺的影响,导致肺气受到损伤,气不化津,而津化成了浊痰,对气道造成阻滞,对气机造成阻遏,最终引起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针对慢性支气管炎,采用西药虽然能够短时间内控制病情,但是容易反复发作。本病病位在肺,主要病因是肺气虚,痰浊阻肺。根据中医治病必先求本原则,“治咳首先治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此,治疗本病宜温肺化痰、降气止咳,止咳化痰治疗。止咳化痰汤是在二陈汤、止嗽散、三子养亲汤3方基础上化裁而成,方中当归、地龙活血温肺化痰;陈皮、法半夏、茯苓燥湿化痰止咳;莱菔子、苏子降气平喘,化痰止咳;款冬花、紫菀温肺化痰止咳;僵蚕能搜风祛痰解痉;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温肺化痰,降气止咳之效。止咳化痰汤全方药性偏温,但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临床上经加减用药,适用于寒热虚实之症。方中二陈汤有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力功能;款冬花、紫菀、莱菔子、法半夏、僵蚕有镇咳祛痰作用,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清除呼吸道炎性分泌物;当归有抗过敏解痉、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有利呼吸道炎症的修复和改善症状。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时间长,久病体虚,止咳化痰汤不但具温肺化痰、降气止咳之功,且有扶正祛邪之效,运用本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西医只能在发作时予以控制感染,应用抗生素及祛痰止咳平喘治疗,长期应用抗生素还有耐药及二重感染的机会,同时正气更加受损,病邪难除,无法控制病情的发展。总之止咳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向建军.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6):127-128.
[2]李彦秋.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55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11):24-25.
[3]张型国.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7例临床体会[J].北方药学,2011,8(09):21.
[4]李化义.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65例[J].陕西中医,1997(12):534.
[5]刘亚生,邵长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中医治疗近况[J].中医杂志,1987(1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