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慢阻肺继发病,病理基础为肺动脉高压,最后使患者的右心室结构发生异常,生理过程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包括:个体、身心、生活、饮食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愈难度高,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现代医学中,通过对症治疗,长期的临床疗效较差,因此,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来说,除了有效的治疗之外,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临床疗效。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作者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展开对照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作者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30例患者组成,通过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中医综合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于同意书上签字,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0.0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情况(x̄±s)[n(%)]
1.2方法
通过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中医综合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
常规护理:①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要求患者注意保暖,禁止吸烟,避免吸入具有刺激性的气体,②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做腹式呼吸,即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在吸气时,尽可以挺腹,保持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凹,腹肌主动收缩,提升腹内压力。
中医综合护理:①艾灸:点燃艾灸一端,对心俞学、足三里穴、内关穴、肾盂穴、肺俞穴作艾灸,注意艾灸时避免烫伤皮肤,结束后,注意保暖;②中药药膳:药膳由山药熏鸡、党参、薏苡仁排骨汤、人参乌鸡汤、茯苓炖乳鸽、大枣糯米饭等,每周食用两到三次,以易消化、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高的食物为主;③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调节情志,保持平淡的心态,防止七情过激,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要尽可能地保持放松,不要过度用脑,保持平静状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缓解紧张情绪,树立起面对治疗的信心,促进疾病恢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疾病特异模块)。
1.4统计学处理
文章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x̄±s)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通过计算t值进行验算,率(%)用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计算X2进行验算,当P<0.05时,我们认为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疾病特异模块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情况(x̄±s)(分)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中医上属于肺胀、水肿的范畴,临床中,一般会通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进行治疗,起到补肺、养心的作用,并且可以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气虚、阳虚,对患者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除了中药治疗,针刺以及艾灸等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2]。艾灸属于外治法,能够起到回阳益气、温经散寒的作用,艾灸心俞穴,能够起到宁心安神的效果,足三里穴能够扶正培元,肺俞穴能够宣肺理气。中药药膳能够提升患者的食欲,保证患者的营养,提升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心理干预能够调节神志,稳定情绪,提升生活质量[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疾病特异模块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通过中医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替身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郭慧. 对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017(002):218-219.
[2]杨玲, 刘静, 马玉茜. 综合护理模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J]. 饮食保健, 2019, 6(023):183.
[3]徐凤. 综合护理模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 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及效果评价[J]. 医药界, 2020, 000(001):1-2.